揭开伊斯兰世界的神秘面纱( 二 )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不仅仅是讨论中东问题本身,更有“以史为鉴”的意味 。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执政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是我们国家得到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想要继续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就要长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挥薪叭嗣窬褪墙剑骄褪侨嗣瘛钡睦砟盥涫翟谛卸希拍苁迪殖ぶ尉冒病⒎比俨?。

揭开伊斯兰世界的神秘面纱

文章插图
当然,中东国家也并不都像上述四国一样穷困潦倒,土耳其就是个例外 。土耳其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伊斯兰国家,人均GDP一度超过1.2万美元,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和大国” 。土耳其缘何能在众伊斯兰兄弟中脱颖而出、风景这边独好,也许就在于其明智地放弃了再现奥斯曼帝国辉煌的幻想,让“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在现代主义面前达成妥协” 。“土耳其模式”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在任何国家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不管是哪个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都难以独善其身,昝涛老师以中东为镜,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地缘政治、能源政治以及历史文明演变的“万花筒” 。尽管土耳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在他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用“呼愁”来描述伊斯坦布尔辉煌不再,而遍地遗迹又在提醒伊斯坦布尔人曾经的历史荣光的特质,但历史已经远去,面向未来,只能摆脱“呼愁”的伤感,实现伊斯兰文明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 。也许,这才是正视历史、开创未来的最好态度 。#以书之名#?#2022书单##头条读书会#?
揭开伊斯兰世界的神秘面纱

文章插图
中亚之行讲述了什么?18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慕阿克拉夫特和特利贝克去考察中亚古汗国布卡拉 。
布卡拉位于今鸟兹别克境内,是当时中亚伊斯兰教的中心 。布卡拉汗国的国王由于目睹了邻近几个汗国被西方一些国家并吞的命运,从此对欧洲人极其仇视 。他发誓不让异教徒进入他们的国土,不管这些异教徒出于什么动机 。
慕阿克拉夫特和特利贝克先来到阿富汗的巴尔喀,然后乔装改扮成附近地区的商人,头缠布巾,身穿长袍,跟随商队向中亚腹地迈进 。他们很快到达了中亚的穆斯林地区,成为最早进入中亚腹地的西欧人 。他们被这一带的异国风光深深陶醉,但沿途穆斯林的异样目光,又使他们很快回到了现实 。尽管两人作了一番改装,但当地的穆斯林还是辨认出他俩是异教徒 。于是他们的行动比以前更加小心了,时时提防可能发生的危险 。
几天后,慕阿克拉夫特和特利贝克终于顺利抵达布卡拉 。当地居民看到两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异教徒,纷纷上来围观 。有的互相轻轻地耳语,有的朝他们指指点点,不知说些什么,凭直觉好像包含着鄙夷和仇视 。
两人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作了一番考察后,便踏上了归程 。孰知,两人从此失踪,不明去向 。来阿富汗接应他们的英国人左等右等始终没能见到他俩的身影 。很久以后才传来消息,说是两人已在归途中得暴病身亡 。
死亡吓不倒探险家 。8年后,东印度公司又派柏恩斯到布卡拉去 。他从阿富汗的喀布尔出发 , 经阿富汗北部边境城市昆都士、巴尔喀,然后越过浩瀚的卡拉库姆沙漠,涉过中亚著名的阿姆河 , 来到布卡拉 。他在那里待了约一个月 。值得庆幸的是 , 他避免了前人遇到的厄运 。
返回时 , 柏恩斯不走原路,而是横穿中亚的西部和西亚的东部,经麦什德 , 于第二年春天来到伊朗的德黑兰,后来又经波斯湾北岸的布什尔回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