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替谁背过“黑锅”?

幸亏秦始皇“武功”盖世,这多少减轻了他在“文治”方面的罪孽 。否则,将难免与桀纣同列,成为千古暴君 。嬴政最招攻击的政治污点就是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史家批评他钳制思想、戕害文化 。这话自有一番道理;可是作为驾驭天下的帝王,心不狠,手不硬 , 怎能管得了乱七八糟的天下?从皇帝那儿说,维护一家一姓的江山,压根儿就没错!仔细分析,最值得谴责的,并非头戴冕旒冠的皇帝;而是那些卖身投靠、报效朝廷的文官大臣 。显然,从“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自己长出来的见识,罪魁祸首还是文化人——姑且这么称呼 。战国时代,投靠诸侯的智谋之士首先要入文化的门槛,这是浅层次的技术问题;其次,才是谋位进身作政客——那属于“君子可仕,可不仕”的志向问题 。李斯的名声极臭,他替朝廷算计比秦始皇还周到 。可惜,李斯过于刻毒,逼死了同学韩非子 , 诱杀即将即位的公子扶苏 。这样的人与秦始皇搭档,还会制定出什么宽厚仁和的好政策?鲁迅先生说:“帮闲也须有才 。”其实,帮凶往往比主谋更残忍,他们不惜抛弃信仰、背叛师长、出卖同类 。秦始皇未必因为读书人“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就动了杀机,还是李斯鼓动唇舌,铸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文化冤狱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夸主以为名 , 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这就是“帮闲之才” 。歌德说:“练习追随着伟大人物的思想而思想”,战国时代,无赖政客索性“追随”篡改为“代替” 。主子看不到的,他看到了;主子想不到的, 他想到了 。不但有眼光,还得有手段 。权力场上的帮闲,出手果断,毫不犹豫,而且多是入骨三分 , 刺刀见红 。阴险的李斯死在了更阴险的赵高手上, “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则葬送在李斯“谋进”的嘴下 。后世骂秦始皇焚书坑儒似乎离题稍远,毕竟他是职业政治家,生杀予夺对他算不了什么;而那些被中国文化滋养并从中获取政治资本的人,最终却恩将仇报、挥舞屠刀 。如果没有熟悉文化、了解文人的“奸细内应”、“叛徒内行”充当打手或军师,任何帝王都不可能对文化构成灾难性的破坏 。足见,李斯之流,才是“焚书坑儒”的幕后策划和最大元凶,这帮家伙应该诶列为戕害文化、钳制思想的千古罪人 。至于挨骂两千多年的秦始皇,至多是抱刀的刽子手,抑或与人合谋的帮凶 。看来,他也的确替李斯那群“文化叛徒”背了黑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