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 , 也有一些档期定制的“烂片”乘虚而入 , 情人节期间 , 片方吃准情侣一定会走进影院 , 便释放出拿不出手的“库存” , 其中就包括豆瓣评分创下2.8超低分的《十年一品温如言》 , 大量观众直言看完后甚至有一种强烈的被诈骗感 。 这类影片 , 又导致观众的观影热情再次迅速消退 , 而影院不得不再次成为“接盘侠” 。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 就是院线电影往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现实观照(尽管可能是现实题材) , 对于“问题”往往避而不谈 , 取而代之的是某种生活方式之下的沾沾自喜 。 一些影片讲述的布尔乔亚生活对绝大多数院线观众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 , 在内容上根本无法抵达更多观众 , 也就无法形成更大规模的口碑和票房 。
院线电影已成“轻奢”选项
从观众的角度看 , 不愿意走进影院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一方面 , 影院带来的所谓“体验”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甚至还因为缺乏维护还有所下降) , 产业缺乏升级的资本和动力;另一面是观众的钱包日益收紧 , 票价却实打实地提高 。 在这样的“剪刀差”之下 , 院线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众多娱乐可能性中的“轻奢”选项 。
从全球来看 , 这种必要性的逐渐消失也并非中国独有的情况:随着流媒体的勃兴 , 网络综艺和剧集开始了对院线市场的蚕食 , 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都在向流媒体靠拢 ,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健听女孩》被Apple TV+买下并通过其网络平台全球发行便是个极佳例证 。 北美院线“金字招牌”的漫威系列近年来也开始转向剧集 , 从去年的《旺达幻视》(WandaVision)到今年的《月光骑士》(Moon Knight) , 我们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到漫威的创作中心开始向流媒体偏移 。 这既是对疫情之下影院长时间关闭政策的回应 , 也是对观众最新媒介习惯的迎合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观众对影院的需求降低已经不可逆转 。 事实上 , 对今天的观众而言 , “内容为王”这句万金油式的口号已经显得非常过时 , 传统意义上定义的所谓“好内容”已经不足以把观众拉回影院——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今天 , “内容”铺天盖地占据着使用者的时间 , 网络和流媒体以至短视频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 甚至更加完整丰沛 , 以前需要一部电影、花费两个小时才能获取的信息和感动 , 现在只需要观看一则短视频或者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即可完成 , 而这些媒介甚至传播更广更快 , 能够引发的公众讨论也更大更巨 。
真正讲述大众 ,
才能真正属于大众
面对这样的新挑战 , 电影并没有失去其存在的必要 , 但失去了很大一片阵地 。 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 这种升级不应仅仅停留在硬件迭代的层面 , 更重要的是理念换代:院线电影到底要为观众带来什么?什么才是小屏幕和流媒体无法取代的东西?
这是一百多年前电影兴起之后文学面临的问题 , 也是几十年前电视出现之后电影面临的问题 。 现在 , 媒介的发展再度要求电影产业回归到电影和影院(cinema)颠扑不破的本质 。 在这之中 , 视听体验是最重要的层面之一 。 有趣的是 , 与影院萧条、院线电影溃败相对应的 , 一直是国内各大电影节展的火爆 , 无论是世界级新作还是经典老片 , 一票难求的局面从未改变 。
这意味着对观众而言 , 影片的质量本身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 院线电影虽然更强调商品属性 , 但寻找一种文化上的、精神层次的连接 , 对任何时代的观众都至关重要 , 而这不仅对电影的制作能力和放映水平提出要求 , 更对创作者有更高的要求 , 盲目堆特效的时代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已终结 , 《刺杀小说家》应成为绝唱 。
- 朴赞郁|朴赞郁、柯南伯格、凯利·雷查特,将在戛纳电影节争夺金棕榈奖
- 电影|华纳谈《神奇动物3》台词删减:剪掉6秒钟 但精神仍完整
- 远东|《古董局中局》入围远东电影节竞赛单元,李现“金扫帚奖”提名
- 对比|30张电影特效前后对比照,看完才知道原来我们被骗的好惨
- 本人|黄宗泽获“纽约电影电视节”视帝提名,本人以为是愚人节玩笑
- 因为|15年,46部电影,这个叫尼古拉斯·凯奇的男人回来了!
- 周星驰|当年未在内地上映的10部电影,周星驰上榜2部,你看过几部?
- 电影|洪金宝、李连杰合作的两部电影,一部惨淡收场,一部打破世界纪录
- 王继才|电影《守岛人》观后感
- 发型|电影《人生大事》——边缘小人物的温暖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