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手机发展史,华为国产手机现状( 四 )


华为的手机发展史,华为国产手机现状

文章插图
华为A616、华为U626
2005年,深圳华为、青岛海信、大连大显泛泰、宁波奥克斯一起获得了手机生产牌照 。
2007年,华为手机的发货量达到了2000万台 , 2008年成为CDMA定制手机全球第三大供应商,2009年发货超过3000万台 。
不过在任正非看来,运营商定制机业务仍然鸡肋,不赚钱还影响名声 , 华为的logo只有拆开手机才看得到 。
2008年,定制机利润率大幅下滑,华为思想有所动?。?华为准备效仿联想将手机业务卖掉(出售49%股权) 。
贝恩和银湖最终报价只有华为预期的3/4,过程中刚好金融危机来袭,任正非放弃了出售,手机业务便保留了下来 。
2009年 , 华为海思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开市场的手机终端处理器K3,华为打算卖给山寨机市场 , 因为产品不成熟,没有成功 。
2009年2月 , 华为在西班牙MWC首次展示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pulse(脉冲),并宣布与T-mobile合作推广 。
2010年 , 华为布局全系列Android智能终端,推出了全球首个支持HSPA 网络的智能手机华为U8800 。
华为的手机发展史,华为国产手机现状

文章插图
Pulse、华为U8800、C8500
紧接着推出了C系列几款佳作 , C5600、C5700、C5900、C8500、C8500s、C8300、C8800备受好评,其中C8500销量突破了两百万台 。
但是华为手机始终局限于运营商的3G定制市场,因此2010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仅仅300万台左右 。
2010年华为净利润238亿人民币,相比于刚做手机的2003年,利润涨了20多倍,有了实力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
建立自主品牌2010年12月,华为召开了一场扭转战局的会议,确定不再主做运营商定制机路线 , 而走开放市?。?建立自己的品牌,被称为华为终端的“遵义会议” 。
2011年2月,余承东从欧洲回到深圳总部,之后的时间里华为手机虽然有了品牌 , 但80%的渠道仍然依赖运营商,利润低,自主性差 。
华为手机真正的突破来自2011年,当iPhone和安卓大获成功时,华为意识到手机市场大有可为 。
2011年11月,三亚会议召开,任正非在会上提出把最终消费者作为方向,建立自己的品牌终端公司,CEO由来自无线业务部门的余承东坐镇,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
2009年到2011年,是华为积累准备全力进军手机的摸索期,真正的蜕变是2012年 。
余承东1969年出生在安徽六安霍邱,农村户口,高考以全县工科第一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工程控制系 。
1991年,大学毕业后的余承东在留校做了两年老师之后,又通过自学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
1993年,研究生的余承东,在利用去深圳做项目的机会,加入了只有200多人的华为,华为正在开发交换机,自动控制系毕业的余承东是华为急需的人才 。
华为的手机发展史,华为国产手机现状

文章插图
没错余承东在华为是技术出身,多的励志故事不多赘述,余承东之后主动请缨研发无线通讯业务,研究华为的GSM产品 。
帮助华为打败爱立信拿下欧洲份额第一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的第一发明人就是余承东 。
余承东实现突破余承东接手华为终端以后,虽说大的方向有了,但对于一直做toB业务的华为来说,toC业务还需要一步步尝试 。
2011年,小米手机爆发,华为借鉴小米模式,余承东当时除了荣耀,还计划推出“远见”、“火花”两个品牌 。
最后只推出了荣耀手机 , 2011年9月25号发布了首款荣耀U8860 , 但在性价比、内存、芯片、营销、体验上都落后小米,市场反应惨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