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心狠手辣的宰相章惇

由章惇的胆子说起
文/晏建怀
【北宋心狠手辣的宰相章惇】 
   一个人的胆子,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你信不?至于你信不信 , 由你 , 苏东坡反正是信的 。   东坡当年还很年轻,时任凤翔通判,与商洛(今陕西商洛市)令的章惇既是同僚 , 又是好友 。两人结伴 , 共游终南山,到达仙游潭,潭岸狭窄,潭下深渊,对面绝壁千仞,一根横木连接其间,惊险可怖 。文人雅兴,遇到景点就手痒,章惇也不例外 。他客气地先请东坡到对面石壁上题词,东坡望了望深渊,连说不敢 。章惇一笑,从容走过横木,把绳索吊在石壁树枝上,挽着绳索,上上下下,笔走龙蛇,在陡峭的石壁上挥毫写下“苏轼、章惇来”几个醒目大字,再缘索回来 , 面不改色心不跳 。东坡早已惊出一身冷汗,抚摸着章惇的背叹息道:“君他日必能杀人 。”章惇问:“何也?”东坡回答说:“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宋史•章惇传》)是啊,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的人,还会珍惜他人的生命么?这种人,一旦大权在握,必然残酷无情,杀人不眨眼 。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22岁的章惇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可这位倔脾气的年轻人 , 却因为侄儿章衡高中状元 , 耻于屈居晚辈之下 , 竟不就而去 。嘉祐四年,章惇再次参加考试,结果比上次考得还好,中了进士甲科,朝野为之震惊 。这个胆大而又自负的才子,先后被宰相王安石和宋神宗看中,连连提拔为编修三司条例官、知制诰、三司使、参知政事 , 官运亨通 , 步步高升,成为了权威赫赫的副宰相,并参与和推动了“熙宁变法”,成为了改革派 。不过,章惇作为高级领导干部,却未管好自己的家人 , 他父亲横行乡里,占用良田,被起诉后,章惇又是批条子,又是打招呼 , 结果被人“曝光”;同僚朱服出任御史,章惇私下与他暗通款曲,希望拉拢朱服,朱服又将此事公诸于众 。这两件事让章惇不但颜面尽失,而且罢职丢官 。直到元丰五年(1082年),才被宋神宗召回,出任门下侍郎 。   章惇一生仕途的起起伏伏,每每决定于当朝最高领导者的大政方针 。宋神宗去世后,年仅9岁的宋哲宗继位,由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反对变法,她垂帘期间,重新启用反对派司马光出任宰相,全盘废除熙宁以来的改革举措 , 并着手清算改革派 。此时,王安石已经归隐多年,且已去世,清算的对象,自然落到了章惇等人的身上,章惇罢知汝州(今河南汝州市),被赶出了朝廷,仕途一落千丈 。   然而 , 章惇毕竟是北宋“熙宁变法”的直接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 , 他以推动变法为己任,这一信念,一生不变 。这也是他虽然口碑不好,却依然倍受那些立志改革的皇帝重用的根本原因 。元祐八年(1093年),垂帘听政八年之久的高太后去世,十七岁的宋哲宗终于如愿以偿地接过了权力“接力棒” 。宋哲宗年轻气盛 , 面对当时疲乏的国力、低迷的士气,决定重启改革,“首起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复之 。”(《宋史•章惇传》)改革就这样在年轻皇帝的授意和坚定的改革者章惇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   不过,章惇上台后 , 并不是通过平衡关系、处理矛盾来稳步推进改革,而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收拾和报复反对派 , 来强行推动改革举措,其手段之卑劣,打击之残酷,北宋以来罕见 。如果说王安石是开启北宋党争的祸首,那么,章惇就是把党争引向深入、推向惨烈的罪魁 。   《宋史•章惇传》记载说:“(章惇)协谋朋奸 , 报复仇怨,小大之臣,无一得免,死者祸及其孥 。”凡有旧仇宿怨的 , 无论官职大?。惩潮ǜ?,即便是已经死了的人,都要报复到他的妻子儿女身上,无人幸免 。吕大防、刘安世、范祖禹、刘挚等大臣被纷纷贬至岭南,连好朋友苏东坡也不放过 , 被贬至茫茫海外 。据统计,因曾经反对改革被章惇判处重罪者近千人,贬官流放者不计其数 。最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是,对于在士大夫间有着良好声誉的司马光、吕公著等已故老领导,到了阴槽地府还被清算,不但削夺他们的封号,甚至还请示宋哲宗,要掘其墓、鞭其尸 。   权力是柄双刃剑,既可成就大善,也可制造大恶 。这其实与胆子的大小无关,即便胆子很小的人,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漩流间,心肠也会不由自主地变硬、变狠、变坏 。从章惇收拾政治对手的过程来看 , 与其说是胆子让他面目狰狞,不如说是党争让他心狠手辣,在政治斗争面前,人心常常是扭曲的 , 它离人性很远,离魔鬼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