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好的,非非空答 。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文章插图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太监的俗语,比如“姑娘嫁太监——死也不去” 。“寡妇遇太监——空欢喜”,还有一句在北京家喻户晓的“我都叫了王承恩了”——王承恩就是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时身旁的那个太监,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没撤了”!
而“皇帝不急太监急”,按照约定俗成的意思,就是当事人不着急 , 旁边人跟着起哄 , 有略带调侃或者略带贬义的成分 。而这句话的起源,就不那么调侃了,甚至有点猥琐 。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王朝,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后宫美人成群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上万 , 转都转不过来,要坐着羊拉的车子巡幸 。所以说,古代帝王们的平均寿命不高,过度纵欲,是造成皇帝们早亡的主要原因 。
到了清代 ,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设置了系列限制措施 。比如让敬事房太监侯在门外,时辰一到,便催促皇帝起身 。
  • 具体一下 。正如一些清宫剧中所演的那样,皇帝用完晚膳后,敬事房太监总管要递上一个托盘,盘上放有一些写有妃嫔名字的牌子,皇帝喜欢哪个,把带有她名字的牌子顺手翻过去,太监便赶紧通知这个小主,让她沐浴准备 。
  • 当皇帝与妃嫔同房时,敬事房太监要记录时辰,然后侯在门外 。至于时间长短,有的一个时辰,有的皇帝两个时辰,但最多不过两个时辰,太监就要在门外喊一声:“到时辰了” 。
  • 如果皇帝没有尽兴,不愿起身,那么太监们会齐声呐喊,呼声响彻后宫 。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文章插图
如此这般,皇帝还有兴致吗?
  • 再不灵,太监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 。他们强行推开宫门,用被子把妃嫔裹上,硬生生给抬走,皇帝也无可奈何 。
这个时候,皇帝当然不急,可太监为什么要着急呢?
这是由清朝的宫廷制度造成的 。
满清入关后,制订了一系列严厉的宫规 。其中,关于敬事房总管太监的,就有“可约束皇帝行房”这项 。如果总管太监监督不到位,导致皇帝贪恋床欢,轻则杖责,重则掉脑袋 。
所以,太监能不急吗?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文章插图
清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祖制呢?
一,为了皇帝的人身安全 。
古代因宫闱事件而被杀的 , 屡见不鲜 。比如宋文帝刘义隆 , 后梁武帝朱温 , 都是在寝宫遇害 。而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胤禛 , 这两位世宗在睡梦中都险被宫女所杀 。所以自清世宗起,皇帝夜幸哪个妃子 , 不再到她的寝宫 , 而是由太监把当晚侍寝的妃子裹上棉被 , 抬进皇帝住处 。到了时辰后,再由太监把她抬走,不让妃子和皇帝过夜 。
这样,就避免了趁皇帝睡熟时,遭宫女和妃子谋害的情况发生 。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由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

文章插图
二,为了皇帝的龙体康健 。
皇帝身系国家兴衰,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 。如果贪于床欢,必然导致肝贤亏损,对身体产生致命的伤害 。
所以到了清朝,皇帝翻后妃的牌子,每月多少次都是有规定的 。并且到了时辰,无论皇帝尽不尽兴 , 太监必须叫停,以防止皇帝纵欲过度 。事后,如果被幸的女子身份不高 , 敬事房总管还要问上一句:“留不留?”意思是让不让她怀孕 。如果皇帝说不留 , 那么要把该女子抬进偏房,先采取物理方式使皇帝的龙液流出,然后还要喝些避孕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