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乾隆帝的亲生母亲( 三 )


一、建寿安宫 。为了有一个更宽敞的祝寿场所 , 乾隆帝提前将寿康宫后原明代咸安宫旧址改建成寿安宫(今故宫图书馆) 。
《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图》局部
二、沿街建景 。皇太后一年当中有多半时间住在西郊的畅春园,而祝寿的庆典活动是在紫禁城进行的 。为了使皇太后在回宫途中看到普天同庆的喜乐景象,“自西华门外至西直门外之高梁桥十余里中,分地张灯,剪彩为花,铺锦为屋,丹碧相映,不可名状 。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北调南腔,舞衫歌扇 。后部未歇,前部又迎,游者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听霓裳曲,观羽衣舞也 。其景物之点缀,有以绢为山岳状,锡箔为波涛纹者,甚至一蟠桃大数间屋,此皆粗略不足道 。至如广东所构之翡翠亭,高三丈余,悉以孔雀尾作屋瓦,一亭不啻万眼;湖北所创之黄鹤楼 , 形制悉仿武昌 , 惟稍小耳 。最奇者重檐三屋 , 墙壁皆用玻璃砖砌成,日光照之,辉煌夺目;浙江所结之镜湖亭,以径可二丈之大圆镜,嵌诸藻井之上,四旁则以小圆镜数万鳞砌成墙 。人入其中,身可化百亿” 。《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图》之“西洋点景”这些彩棚戏台等景点建好后,为了防止火灾,乾隆帝特地派步兵昼夜巡逻看守 。十一月二十日,乾隆帝亲自陪着皇太后从畅春园回宫 。皇太后的慈驾自长河乘冰床至高梁桥,然后改乘由28人抬的金辇 。乾隆帝身穿龙袍衮服,乘马前导 。王公、大臣蟒袍补服 , 满汉命妇身穿彩服 , 在各祝寿彩棚前夹道跪迎 。来自直隶、湖广进京给皇太后祝寿的老民、老妇 , 以及来自直省的年老休致大臣,也在道旁跪迎,并瞻仰皇太后慈颜 。当天,皇太后还住寿康宫 。
三、加上徽号 。十一月二十日加上徽号,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大社、大稷 。二十一日,乾隆帝御礼服于中和殿阅毕奏书,乘舆到慈宁宫向皇太后恭献奏书 。二十二日,正式举行上徽号礼,加上“裕寿”二字,至此徽号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 。
《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图》之“观戏”
四、进献寿礼 。常年万寿圣节,皇帝要向皇太后恭进如下礼物:银一万两、大号小珍珠300串、小珍珠300串、大号小珊瑚珠300串、小珊瑚珠300串、上用缎纱等63匹、官用缎纱等37匹 。因为这次是六十大寿,所以从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这5天,皇帝每天要向皇太后恭进寿礼九九 。
五、祭太庙后殿 。在万寿圣节的正日子十一月二十五日 , 遣官祭太庙后殿 。
六、大摆宴筵 。从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到二十九日,一连9天在寿安宫大排宴筵 。乾隆帝率后妃、皇子、皇孙每天侍皇太后膳,一连演戏9天,称庆于寿安宫 。
七、举行庆贺礼 。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这天,乾隆帝亲诣寿康宫行庆贺礼 。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生监、耆老于天安门外行礼 。皇后、妃嫔等在慈宁宫行礼 。自十一月十四日至二十八日 , 王公百官全穿蟒袍补服 , 不理刑名 。
《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图》之“幕后准备”
如此铺张为一个人办生日,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有些挥霍无度 。不过,假如我们站在老太后的立场,那她真是一位幸福的老人了 。子孙孝敬、照顾细致,使得老太后不仅保养得好而且心情好,所以在80多岁时依旧“动履康强 , 不烦扶掖”,身体是很好的 。
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到圆明园 。皇太后驻跸圆明园期间,几乎都住在长春仙馆,因为这里距皇帝处理政务的正大光明殿和皇帝的寝宫九洲清宴都很近 , 便于皇帝给皇太后问安侍膳 。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着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边进膳,一边观看节日的灯火,妃嫔和皇子、皇孙们也都陪侍在旁 , “五世同堂,同伸欢忭” 。乾隆帝见皇太后“慈颜康豫,不减常年”,非常高兴 。这一年,皇太后86岁,乾隆帝67岁 。他想皇太后90岁大寿时,自己也是71岁的老人了 。那时一定要为皇太后更隆重地庆祝一番 。正月十四日行完祈谷大祀后,乾隆帝闻知皇太后身体不豫,赶到长春仙馆看望,当天晚上还陪着皇太后在同乐园进晚膳 。皇太后当时的病情并不重,只是偶尔违和,抓紧调治后,病情大有好转 。可是没过几天,病情出现反复,而且较前加重 。皇太后不想把病情转重的事让皇帝知道,怕引起儿子烦心,影响理政,所以在皇帝问安时 , 故意谈笑如常 。到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情已十分严重,这一天乾隆帝看望了母亲两次 。这天深夜,皇太后已进入弥留状态 。乾隆帝守候在旁 。到了二十三日子刻,皇太后“痰忽上涌,遂于丑刻病逝” , 终年8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