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亲爱的小孩》不是在“贩卖焦虑”

“电视剧的意义: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 。
对观众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 进一步影响观众的行为 。
展示一种不同的人生 。 当看到别人的生活经历 , 也许自己会有所感悟 , 受到启发 。 ”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不是在“贩卖焦虑”
文章图片

01

何为 “贩卖焦虑” ?
近日 , 《亲爱的小孩》正在热映中 。
该剧一经播出 , 引发热议 。
我本来对于这种题材的电视剧不是很感兴趣 , 但是网上的激烈讨论却让我对这部剧产生了兴趣 。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不是在“贩卖焦虑”
文章图片

主要想聊聊关于
“贩卖焦虑”
的问题 。
1.《亲爱的小孩》色调没有选用明亮的打光和滤镜 , 色调偏暗 , 给人一种比较压抑的感觉 。
——这叫做“贩卖焦虑”吗?
个人认为这只是出于剧情需要以及场景渲染所做的一种特殊“滤镜” 。
2.剧情放大矛盾 , 过于戏剧化 。
——这叫做“贩卖焦虑”吗?
如果编剧导演是刻意想要放大矛盾 , 有几个点完全可以做得再极致一点 。
1、娘家人在不断爆发的争吵中 , 不会义无反顾、毫无动摇地站在女儿身边 , 最大的可能是和稀泥 。
2、没有一直爱慕的男二 , 离婚之后女主的生活异常艰难 , 男二避之不及 。
3、婆婆的形象完全可以更“恶”一点 。
婚姻生活中 , 有的家庭是一地鸡毛 , 也有的家庭是欢声笑语 。
有的家庭一直生活在云端 , 有的家庭就是一块磨刀石 , 不断磨合 , 最后可能血肉模糊 。
对于《亲爱的小孩》所体现出的真实感 , 在云端中的家庭可能无法理解 ,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家庭了 , 甚至该剧所展现的家庭矛盾只是冰山一角 。
身在云端 , 也不能忽视人间疾苦 , 不是吗?
02

谨防“爱情”占据电视剧主流市场
《亲爱的小孩》从开播到现在引发不同人群之间的热议 , 再度证明了: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题材剧 , 不是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 更非一叶障目空谈造梦 , 而是追随剧中人成长的脚步 , 勇于直面现实的困顿 , 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寻找解决之法 。 追求美好生活不意味着荧屏中就只能允许和乐美满的一类家庭出现 , 对女性的关照更不代表着就要树立十全十美的女性形象 , 适时打破滤镜 , 直面艰辛、不易乃至切肤之痛 , 方能珍惜当下美好 , 才有动力奔向更好的未来 。 现实生活五光十色 , 现实题材更应百态多姿 。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镜像和提纯 , 创作意在真实、真诚 , 更应勇于打碎“滤镜” , 直面现实症候 , 予以温情关切 。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不是在“贩卖焦虑”】对于现实题材剧集来说 , 洞察症结不等于贩卖焦虑 , 温情治愈更不意味着凭空造梦 。
四川观察(学习强国)
《亲爱的小孩》不是在贩卖焦虑 。
如果说 , 所有的作品都在称赞美好 , 所有的剧情都是玛丽苏 , 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爱情”的美好 , 那恐怕就是21世纪的《美丽新世界》了 。
这个时代 , 太多沉迷在玛丽苏爱情、受到言情小说荼毒的女孩对于婚姻的了解太匮乏了 。
很多女孩 , 被抖音等短视频中营销的“快餐爱情”所洗脑 , 认为“你给我吃草莓尖尖才是爱我”“你给我买LV、爱马仕才是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