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怪哉书虫,八王议政其实是清朝前期的一种讨论政事的方式 。
前期家族凝聚力的体现我们知道 , 清朝是在关外生活的少数民族,但是努尔哈赤势力扩张之后,想进一步入主中原 。
文章插图
这时候必然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怎么才能收揽人心,让所有人的劲往一处使,所以设立了这么一个“八王议政” 。
因为当时的清廷已经有一定的势力,所以称之为八王 。但其实讲得通俗一点,类似于当下的“家族企业” 。
文章插图
在事业发展的初期,一家人全部参与进来,毫无疑问这是比用外人要更靠谱,也更有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
因为血脉相连,在创业的阶段 , 总不至于相互折损利益,因为以家族为单位,可以说是一荣俱荣 , 一损俱损 。
文章插图
所以“八王议政”的成员,几乎都是努尔哈赤的兄弟、子侄,真心都是一脉相承的家人,这对清廷前期确实是很有作用的呢 。
后期影响政权的毒瘤倒是发展到后期,“八王议政”就失去了最初的模样 。
文章插图
标志性的事件,是多尔衮凭借自己对当时的影响 , 用顺治帝福临 , 替换掉了当时的皇长子豪格 。
这时候已经成功入关 , 也可以说是江山初定,而历经两代人之后 , 血脉关系开始变得疏淡 , 利益开始凌驾于亲情之上 。
文章插图
所以迫切的需要实行君主集权,就是将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个人的手里,因为在坐稳江山之后 , 若是继续实行“八王议政”,那么必然面临的结果就是“各怀鬼胎,各自为政”那么,也就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
所以顺治帝基本废除了这一种制度,虽然各位王爷还在,但是已经没了参政的权利 。
总结纵观清朝发展,当时努尔哈赤设立“八王议政”,毫无疑问是极具眼光的一件事,很好的凝聚了家族的力量,让人心彻底的归一,进而也让清廷铁骑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而顺治帝取消“八王议政”,也是很明智的选择 , 如果坐稳江山之后,还不废除,那么必然面临的结果就是:君不君,臣不臣,处处掣肘 。
【雍正王朝八王议政历史上有吗 历史上真的有八王议政】感谢您的阅读,我是怪哉书虫,欢迎关注和留言!
“八王共治”是努尔哈赤晚年确立的统治国家的方式 。“八王”指的是以主旗的八和硕贝勒为代表的具有议政资格的八旗诸贝勒,而并非“八王”八个人 。八旗制度下的八和硕贝勒领有自己专主的牛录属员,他们的土地、财产实力相当,互不隶属,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的权威凌驾于众人之上 , 这是八旗制度下已经形成的权利结构 , 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以集团的权威代替专制权威使国家得以维持下去 。奴尓哈赤死后,皇太极被八旗诸贝勒拥戴为新汗,“八王共治”政体经过长期的酝酿正式确立,意味着八旗诸贝勒共同议定所有军国大计,共同管理国家,皇太极作为一国之君,也必须服从集体决定,不能独断专行 。直到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即帝位,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翻开了皇权独尊的新篇章,“八王共治”政体就随之逐步解体了 。
- 乾隆王朝丰绅殷德 十公主喜欢和珅吗
- 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弘时「雍正为什么要严厉打击三儿子弘时是为四儿子弘历继位清障吗」
- 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弘时「雍正帝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弘时是害怕历史重演还是另有隐情」
- 雍正的儿子为什么有的叫弘有的叫福「雍正儿子都是弘字辈为何唯独年妃的儿子是福字辈的呢」
- 同是亲生儿子为何德妃不喜欢雍正只疼小儿子
- 为什么传位给雍正「康熙儿子那么多为何偏偏传位给雍正原来会装也是一种本事」
- 十三阿哥临终前的疑虑让雍正痛下杀心将亲生子弘时活活逼死
- 雍正唯一的嫡子被乾隆追封为亲王母亲是雍正的外甥女吗「雍正唯一的嫡子被乾隆追封为亲王母亲是雍正的外甥女」
- 为什么开国皇帝会有很多孩子王朝末期皇帝的却经常无后呢
- 年妃是怎么死的?年妃竟是雍正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