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表达的情感 黛玉葬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葬花词》是《红楼梦》中最能反应林黛玉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的一首长诗 。见一斑可窥全豹 , 读了这首诗 , 基本就可以了解林黛玉这个人了,这就是所谓的诗如其人 。
林黛玉的这首诗写的很有感染力,让人读了,都会觉得很伤感 。全诗中充满着身世之悲的自怨自艾之情 。又有着身无所寄,情无所托的漂零之意和孤苦之感 。也正因此,按中国传统的标准来评判,它失去了哀而不伤的“中庸”之意 。也就是说,它虽是好诗,却不能细读细品,细品之下 , 就会被它的忧伤所感染 , 所打动 。会为其所伤 。
这首诗中能看出林黛玉自己的为情所伤 。她的早逝,与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特点是一致的 。忧思能伤人,而林黛玉也必为这种情绪所伤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首诗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林黛玉诗中的“花”,就是她自己,以花写人,以人写花,到底花是人,还是人是花,全诗充满着物我为一的艺术境界 。起首四句写花,叫起兴,随后转到人上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
春暮 , 是春天快要过去的时候 。春暮之时,花儿落了,而花与闺中少女一样,青春易逝 。因此才愁绪满怀 。而不忍踩踏落花,不正是因为落花正是少女的化身吗?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上面的八句,就开启了自怨自艾的模式 。花落了,可是 , 柳丝榆荚们还在芳菲者;花开了,无情的燕子却把它们啄来恐香巢 。在林黛玉这朵鲜花的心中,芳菲的榆荚 , 梁间的燕子,都是她的迫害者 。
一年三百六十日 ,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 一朝飘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
上面这几句,已经把花和人完全融为一体了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林黛玉的眼里,过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 ,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 。一朝飘泊难寻觅 , 是她寄人篱下孤独身份的真实写照 。因为无依无靠 , 所以,她才对唯一的灵魂知已贾宝玉百倍重视,因为更加患得患失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
如果前面写的是主人公白天的情景 。上面这几句写的是林黛玉因见落花而伤感,夜不能寐的情形 。什么叫观花落泪,对月伤怀?读读这段就明白了 。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 , 强于污淖陷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 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最后这一段,作者完全花落转向自身 , 由落花的飘零归结到红颜易逝 。这首诗是林黛玉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所写的一首挽歌哀曲 。
真正能读懂这首诗的人,一定能感受到林黛玉生命之脆弱 。能写这样诗的人,必定不会长寿 。也正因此 , 这首诗偶尔读读则可,不可反复读,反复嚼咀 。因为其中忧郁的情绪会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