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帕米尔高原惊现拜火教遗址
据光明日报:地面上有规律地间隔铺满放射状的黑白色石块条;墓葬中出土的人骨摆放散乱,均为二次下葬;一个长30厘米圆柱形木器,其圆形空穴被强烈烧灼,外形则无任何过火痕迹 。通过判断可以认为,其烧灼由内部15粒烧红后放入的圆形石子所致 。通过对这一奇怪物器的进一步认定,人们惊奇地发现,它竟然是世界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最原始的拜火教火坛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研究员率领的考古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 , 终于初步揭开了这片古墓神秘的面纱 , 并将这一最新考古挖掘成果独家提供给本报 。
拜火教的文化遗存
【帕米尔高原发现拜火教遗址】墓地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什曼村东北的一个台地上 。台地东邻塔什库尔干河,海拔3050米左右,距塔什库尔干县城约10公里,距314国道约1公里,墓地因地表保留有大面积错落有致的黑白石条遗迹而得名 。
文章插图
墓葬中出土的精致石质眉笔
这个墓葬群是新疆考古队2007年发现的 。通过对墓葬群取样进行C14测定年代,初步确定这是距今2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这个时期相当于秦始皇建立秦朝前300年左右 。
巫新华等专家认为,类似的太阳崇拜遗迹在帕米尔高原之外的新疆其他区域、青藏高原、中亚,乃至亚欧大陆都较为罕见 。它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墓葬遗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的文化遗存 。
巫新华认为,以直观的印象,放射状的黑白石块条纹表现光线的明暗,是较为直接的太阳崇拜文化遗迹 。
巫新华率领的考古队今年6月4日起正式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国际学术界对拜火教起源于古伊朗还是中亚尚未有定论 , 而这片古墓群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完美的实证 。”巫新华说 。
文章插图
此次发现的拜火教火坛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
考古队对这片古墓群中的9座墓葬进行了挖掘,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古墓的出土文物中,既有来自中国南方的竹箅、丝绸,也有来自西方两河流域的玻璃或玛瑙的料珠,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帕米尔高原至少在2500年前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 。
12号墓是座形制较为完整的墓葬,墓底有原木搭成的尸床,尸床上为一男尸,其肢体西侧有一用于火祭的容器 。容器中间凿出圆坑,出土时中间还有15枚石子,圆坑的内壁被火灼得发黑 。
巫新华解释说,这是将烧得炙热的石子置于圆木的圆坑中,一起明火入葬 。圆坑内壁自然被灼烧,入葬后火灭,内壁被灼成炭黑 。15枚石子是半月之数,明暗交界,这是典型的拜火教的葬俗仪轨 。可以说,这是世界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最原始的入葬拜火教火坛,而在墓葬的填土以及石围附近都发现大量的用火痕迹,包括那些篮球大小的石头 。它们在河道中坚硬无比,但用于石围后则表面粉酥,明显是烧过的 。
墓地中还出土了丝绸、毡片和毛织物的碎片,尽管已经破碎 , 但仍然可以看出细密的纹理,令人不得不赞叹当时的织造工艺 。这些发现说明2500年前中国内地的物品已经出现在帕米尔高原被当地人大量使用,并能随墓主人入葬 。
巫新华认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关键点就在帕米尔高原 。而塔什库尔干自古以来一直控制着由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通道 。“从东亚往西亚、南亚迁移的月氏等人,再往后包括佛教、拜火教、景教的东传,中国内地高僧西行求法,西方旅行家、商旅长途跋涉东来贸易,都曾利用帕米尔高原这条貌似天堑、实则通衢的古道 。特别是对其中拜火教遗址的发现,这是中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考古空白的突破,在人类宗教文化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巫新华说 。
- 丰都汉代古墓发现埋了2000多鸡蛋
- 研究发现欧洲亚洲人祖先曾有共同的语言
- 河北赵县发现5000年前古村落遗址
- 中国发现最古老恐龙蛋化石 距今1.97亿年
- 恐龙化石研究获重大发现
- 研究发现 早期人类利用陶器加工鱼类食品
- 土耳其发现传说中的地狱之门
- 徐州发现2000多岁汉代城墙 附近或有楚王宫殿
- 柳州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
- 赣州发现霸王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