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600多年平民墓中埋3公斤黄金饰品

这几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市文物旅游局局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任周方又坐在电脑前,为下个月赴芬兰举行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紧张地忙碌起来 。此次,他准备通过一场讲座,把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和壮美展现在芬兰民众面前 。在众多的选题中 , 任周方把目光锁定在一座并不起眼的墓葬上:不足 3平方米的规模;未发现的骸骨; 3公斤的黄金饰品;玉器 81件(组);大量的铜器和料器……规格如此之小的墓葬中 , 为何有如此多的出土文物 , 疑问直指一处——宝鸡益门春秋秦墓 。

距今2600多年平民墓中埋3公斤黄金饰品

文章插图
21年前的奇怪墓葬
故事发生在 21年前 。1992年 5月 , 市考古队在位于市区南郊的一个叫益门的村庄(现渭滨区神农镇益门堡村)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两座古代墓葬(依次标为 M 1、 M2),墓地处于清姜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 。M2墓长 2.8米、宽 1.5米、深5.5米,整个墓葬的面积不足 3平方米,且葬具只有一椁一棺 。
这样的规格,只能说明墓主人身份低下 。这样的墓葬,并不起眼,但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惊喜却接连出现,金器、玉器、铁器、料器等珍贵文物陆续现身 , 共计超过 200件(组) 。其中金器最为丰富,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如金柄铁剑、金环首铁刀、金环首铜刀、金络饰、金串珠、金带钩等,都属极为罕见的文物 。
最终,藏身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贝重见天日,但让人遗憾的是 , 墓中棺椁早已化成朽灰,墓主人的骨骼也不复存在 , 而且墓葬中没有发现有明确纪年的资料,也没有出土具有判定年代的青铜礼器、陶器等 , 这给墓葬断代带来了不少困难 。别无他法,考古人员唯有通过已出土器物上的纹饰及器型,结合以往已知的考古资料来推定,其年代属于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 距今 2600多年 。
规格低,甚至有些简陋的墓葬,与种类多、品相好、数量大的出土文物格格不入 。特别是重达 3公斤的黄金饰品,出现在一座如此“寒酸”的秦人墓葬中,这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是绝无仅有的 。
距今2600多年平民墓中埋3公斤黄金饰品

文章插图
鸭首形饰
距今2600多年平民墓中埋3公斤黄金饰品

文章插图
玉璧
益门春秋秦墓地处川陕通道的关中出口,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据当地的百姓讲,古时村庄以南一直被本地人唤为“山里”,且森林茂密 。2600多年前,这个置身于秦岭山脉中的神秘地方,为什么会有一座规格和器物等级反差如此之大的墓葬呢?
秦公一号大墓的被盗品
“奇怪”的墓葬,出土器物以金、玉、铁器为主,其豪华奢侈程度远远超出了当时“礼制”所规定的内容 。很快,宝鸡益门春秋秦墓成了 20世纪陕西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 。随后 , 有考古人员通过出土文物大胆猜测:此墓中的文物属被盗之物,且盗于秦公一号大墓 。
众所周知,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其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也是国内迄今发掘出的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主椁室上部及四周共有殉葬人 182人 , 而且都有棺木 。截至目前 , 秦公一号大墓也是考古所知盗洞最多的墓葬 。发掘工作开始时,一揭开墓上耕土层,即发现盗洞 247个 。当发掘到椁室时,仍有十多个盗洞,其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时代 。虽然历经了历朝历代严重盗扰,仍然出土了文物 3500余件,包括金器、玉器、铁器及石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