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的悲欢与才情

【秦淮八艳的悲欢与才情】早些年细读刘斯奋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一方面感叹明末清初著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及其他一些富有改革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天崩地解”式的社会巨变中所走过的道路;另一方面又惜情于明末清初乱世仕女——秦淮艳女们悲欢离合的风情岁光景 。小说难能可贵的是将名士与名妓的爱情生活置身于跌宕起伏的时代风云之中,通过对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等一系列著名人物的命运、性格变化的描写,以姿采纷呈的运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场景辽阔、人物众多的历史长卷,其中既有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又有秦淮两岸男女在乱世中的感情纠葛,交织成一曲波澜壮阔、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 。原以为小说艺术夸张的成分太多,又找来余怀的《板桥杂记》来辅助阅读 , 才感受到秦淮河边艳女们生活的真实性 。余怀作为与“秦淮八艳”同时代的人,其人生的大部分经历为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加之他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因而书中十里秦淮南岸的旧院,风俗,轶事 , 正如过往岁月中的金沙银屑一样,清晰可见 。尽管当时明王朝风雨飘摇,200多年的帝国大业接近了尾声,但大厦将倾却无碍南都的声色犬马、畸形繁华,文酒笙歌也于此时达到鼎盛 。《板桥杂记》把顾横波、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8人的生活情感、文学才艺、琴棋书画记载的十分详实,8大名妓分明是8部艺术与情感交织的作品 。秦淮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文人志士甚至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 。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 。她们尽管性情与命运各异,但其悲欢与才情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她们出身极为贫寒,几乎全部都是被父母遗弃之后,由雏妓成长为青楼女子 。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 。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 。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 。柳如是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李香君、卞玉京、郑妥娘、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一“绝色”的 。第二,“秦淮八艳”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 。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与他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她们关心天下大事,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 , 以文抒怀 , 颇有真巾帼不让须眉之范 。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柳如是与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钱谦益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第三,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人人能诗会画,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佳句杯中游,歌舞自风流 , 如是风光不知愁,一曲新词,一壶酒,浮光掠影过,花间袖”,读起来让人十分缱绻 。遗憾的是她们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尺牍》,著名国学家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 。陈寅恪曾写有专著《柳如是别传》,详细地考证了人生经历和艺术才能 。另外,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 。第四 , 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 。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 。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 。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 , 可她们的从良却总是历经坎坷 。崇祯15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青楼赎回了17岁的寇白门,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 可是数月后他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年清军南下 。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 。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 , 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 。”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 。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0000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这时朱国弼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此外 ,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 。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到追捕 。因此,陈圆圆,董小宛也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