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因素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沿革( 二 )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状?
原因是各国政府一直在徒劳地寻求在国际贸易固有的不稳定,而又能存在于现实中的稳定 , 最初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十年的时候,这引发了一系列无望的努力,即通过稳定汇率来稳定世界贸易,其基础是自我调节市场的虚构 , 也就是号称为“跨越大西洋的专注” 。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因素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沿革

文章插图
根据波兰尼的说法,这种“非系统”带来的与它的设计目的完全相反:它引发了大萧条 , 随后使美国在 1933 年摆脱了黄金 , 使金本位制陷入混乱,要知道逐渐恢复金本位制一直是“世界团结的象征” 。
通过提出这一论点,波兰尼强调了一个总体趋势,这种趋势在学术界同行和政治家族以及政策精英中广泛存在:“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发展,在这种发展下,社会高于经济体制的制度得到了保障......市场体系将不再自我调节,即使在原则上也是如此 。”
从这种政治经济角度出发,波兰尼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很可能对外交政策提出两个明显不相容的要求,它需要友好国家之间比十九世纪主权下所能想象的更密切的合作,同时规范市场的存在将使各国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进行外部干预 。”
波兰尼看到的西方世界正在出现这种变化,在那里,“政府的经济合作和随意组织国家生活的自由”作为新制度的组成部分彼此相邻存在 。
其中“联邦”这一个想法被认为是集中化和统一的噩梦在市场经济和金本位制下,很可能成为实现与国内自由的有效合作的多种方式之一 。
正是在这里,必须寻求战后资本主义大逃亡的途径,在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程和它们之间的多边合作方面,跨大西洋决策者的绝大多数与波兰尼完全一致 。
1944年 , 也就是波兰尼的书出版的那一年发生了变化 , 波兰尼在他的全面分析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上显然是错误的:对货币稳定性的执着比战争更持久 。
这与对稳定的压倒性渴望有关 , 事实上 , 当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政策来安抚这种愿望时,战后计划根本没有那么创新 , 西方蓝图的前沿人物沉迷于大西洋对稳定汇率的执着,就像金本位制的政策热点所做的那样,在许多人眼中,稳定的货币只是“政治理性的试金石”,而其所发生的变化也主要服务于政治方面 。
这种变化相对较快的时候,战后世界在金融经济事务中的多边宏伟设计几乎完全集中在汇率稳定上,这被认为是任何可持续秩序的必要条件,从体制上界定这个世界的唯一最重要的努力是布雷顿森林会议,正是这场会议促进了这种变化的发展,所以这是一项完全旨在稳定汇率的工作 。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因素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沿革

文章插图
无论是协调福利国家政策的趋势 , 还是普遍坚持的多边努力,以服从货币到黄金逻辑(支配着灾难性的战争内部)都被牢牢地推到了幕后,且鲜为人知,但是总有人没有忘记这个方面 。
然而,稳定似乎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远非易事 。就国际收支平衡而言,内部、国内和社会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的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国际经济的外部稳定 , 与这个基本问题相关的是,人们深切担心助长大萧条的毁灭性(民族主义)经济活力会重演,许多人认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与这种历史性的崩溃螺旋有关的现象 , 例如竞争性贬值和通货紧缩 。
关键问题是:如何同时提供国内社会经济确定性和公平性、国际收支稳定性以及货币和金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