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薪火相传,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文图片

上图自上而下依次为《文史哲》原编辑陈绍燕、编辑李梅、编辑孙齐 。本报采访人员李蕊摄
编者按:1951年5月 , 《文史哲》杂志创刊 。 七十余载 , 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 , 始终坚定不移地恪守“学术为本 , 质量立刊”原则 , 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 2009年 , 《文史哲》荣获“新中国六十年最有影响力期刊”称号;2011年 , 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殊荣;2013—2018年连续三届入围全国“百强报刊”;2021年 , 《文史哲》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年至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 。 近日 , 采访人员采访了《文史哲》三位编辑 , 听他们讲述办刊过程中的难忘故事 。
“稿源是关键 , 无非三个字 , 即‘高水平’”
退休10余年 , 要说陈绍燕最难忘的 , 莫过于一次“搓澡”经历 。
1982年 , 陈绍燕从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 , 留在《文史哲》编辑部工作 , 负责中国哲学方面的稿件 。 当时 , 办刊经费有限 , 陈绍燕常常挎上背包 , 揣个饭盒 , 坐上火车 , 拜访学者约稿 。
一次 , 陈绍燕到北京找张岱年先生约稿 。 到了饭点 , 两个人找了家饭馆 , 点上几道小菜 , 一人一杯啤酒 , 聊得投机 。 张先生心情很好 , 吃完饭 , 手一挥说:“走 , 搓澡去!”澡堂里 , 陈绍燕为张先生搓背 。 陈绍燕笑谈 , 他手法一般 , 但张先生很高兴 。
这次经历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 相熟后 , 张先生对《文史哲》可谓“有求必应” 。 《文史哲》开设“国学新论”栏目 , 陈绍燕向张先生约稿 , 不久张先生便寄来《如何研究国学》一文 , 作为栏目首篇稿件发表 。
“办好一本杂志 , 稿源是关键 , 无非三个字 , 即‘高水平’ , 延揽高水平学者 , 发表高水平文章 。 ”陈绍燕呷一口茶 , 说道 , “编辑必须主动跑 , 与高水平学者保持联系 , 才能保障好稿源 。 ”
陈绍燕白天约稿 , 夜里就回到住处精心编稿 , 或者琢磨如何提高供稿质量、怎样持续约到高水平稿件等 。 “四处奔波 , 虽说辛苦 , 但收获颇丰 , 结识了很多德高望重的学者 。 ”陈绍燕细数道 , “比如冯友兰、朱伯崑、张世英、楼宇烈等老先生 , 我们都有密切的联系 。 ”
遇到难以把握的稿子 , 陈绍燕就去请教编辑部的前辈 。 “登门拜访时 , 他们有问必答 , 令我大为受益 。 ”陈绍燕说 。
“编辑部对稿件要求非常高 , 常常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 ”陈绍燕说 , 出高水平文章 , 编辑要下足功夫 。 那个年代 , 没有电脑和网络 , 核实引文需从浩瀚书海中翻阅查找 , 过程漫长且辛苦 。 稿子都是手写的 , 常被改得密密麻麻 。
陈绍燕在编辑部时 , 季羡林先生曾为《文史哲》写过一稿 , 经过反复研究 , 编辑部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 为此 , 编辑部给季先生去信商量、询问 。 季先生表示同意 , 并说:“全国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杂志为数极多 , 但真正享有盛誉者颇不多见 , 山大《文史哲》系其中之一 。 ”陈绍燕说 , 每每想起季老的话 , 自豪感便涌上心头 。
“‘敬慎戒惧’ , 才能尽心 , 尽心才能不亏心”
在编辑部工作10多年 , 李梅变化不小 。
刚入职编辑部时 , 李梅曾被“吓”哭过 。 当年 , 她编辑一篇文章 , 引文生僻 , 且有部分不规范 , 便一遍遍给文章作者打电话 。 作者很不耐烦 , 训斥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