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信商丘:
【|【殷商睿评】在键盘上敲出奋斗的音符】今年春节期间 , 商丘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原创歌曲《品味商丘》爆红网络 。 这首歌的原创作者之一 , 就是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干部焦风光 。 如今 , 他已拥有“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的头衔 , 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千篇 。
焦风光出生于虞城县黄冢乡一个普通的农家 。 工作之余 , 他爱好写作 。 如今 , 他已敲出了7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 并陆续在全国报刊杂志刊发 。 而且 , 还自费出版两部作品集 。
学生时代的焦风光就羡慕采访人员这一职业 。 读大学时 , 他选择的专业就是新闻系 。 后来阴差阳错 , “采访人员梦”没有实现 。 虽然梦想折翼 , 但他用一双敏锐的“新闻眼”观察事物 , 从来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
“我这‘编外采访人员’是朋友给起的‘雅号’ , 也不是不务正业 , 而是看见好新闻走不动!”焦风光如是说 。
2019年春节期间 , 焦风光的二哥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大雪突降 , 车窗忘关 , 开会中好心人六次发短信提醒我 , 返回车时发现车窗被人用雨伞遮挡 。 ”善于捕捉新闻点的焦风光感觉这是一个“暖新闻” , 立即给大河报采访人员联系 。
该报连发两篇深度报道 。 “雪中送伞”的这名好心人找到后 , 被阿里巴巴授予“天天正能量奖” 。 这篇题为《一把伞温暖一座城》的新闻后被新华社采用 。
好新闻往往深藏在基层 , 需要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去发现 。 焦风光的老家大伯是一名电工 , 村有一位老农绰号“老十块” , 每月电费都是10元左右 。 一天 , 电工收电费时发现老农家的电费陡增 。 问其原因才知道 , 因为当时是奥运会期间 , 老人每天都坐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健儿加油助威 。 焦风光听了大伯讲的这个“笑话”后 , 觉得这是一个好新闻 。 于是 , 连夜写出一篇题为《茂林老汉的电费单》的新闻故事 , 发送给报社 。 11月14日 , 《河南日报》配图刊发了这篇接地气的新闻 。
“这中间还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 , 不能一一表达 。 只要发现好新闻 , 我就想第一时间把正能量、真善美传递出去!”焦风光说 。
双脚沾满泥土 , 作品才接地气 。 这些年来 , 焦风光采写的《孟庄村的乡村联谊会》《两代人的账本》《村民晒古董 , 畅谈新生活》《“大忽悠”失业记》《小村评“景点”满满的都是乡愁》等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接地气的作品跃然纸上 。 这些作品 , 都是他在乡村平凡生活中“挖”出来的 。
为挖掘更多新闻 , 焦风光曾和文友一起驱车几百公里到濮阳市西辛庄采访李连成 , 撰写了《对话“村官”榜样李连成》一稿;曾悄悄跑到宾馆 , 采访电影《李学生》主演宋禹 , 撰写了通讯《宋禹印象》;曾坐在“感动中国人物”卢文建简陋的家中挖掘亮点 , 撰写了《盲人教师卢文建:学生是我夜空里的星》……
如今 , 焦风光采写的百余篇新闻通讯见诸报端 。 部分作品还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河南省新闻奖 。 “这些作品也帮我圆了‘采访人员梦’ 。 ”说话间 , 焦风光眉宇间洋溢着自豪 。
多才多艺 , 是朋友对焦风光的评价 。 “爱好广泛 , 但略知皮毛 , 都不精通 。 ”焦风光谦虚地说 。
面对真善美及时讴歌点赞 , 直击假恶丑敢于亮剑发声 。 这是焦风光的性格 , 也是他的文风 。 在他出版的杂文集《风声》里 , 采访人员看到了很多辣味十足的评论:《明星当众爆粗口 , 谁给的底气?》《查一查“内部规定”背后的猫腻》《部长督查遇尴尬让法律蒙羞》……这些评论如投枪匕首 , 一针见血 。
- 插画|(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谷雨】谷雨(竖版)
- |【云听|雷锋小故事】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行
- |【中英双语】29幅世界名画复制品高度再现原作质感
- 评论|【阳光评论】同心守“沪” 爱满人间
- |李一鸣:一个与万千
- 烟韧|【咁咪啱啰】粤语“烟韧”是什么意思?
- 公开课,永州,公开课,古琴|永州市九疑琴社古琴公开课——暮春听琴 品茶闻香
- 苑祝标|【原创】安徽省|苑祝标:船桨(外二首)
- 冯火春|【研临碑帖数十载 修得书艺之大成】记著名军旅书法家——冯火春
- 剪纸|非遗剪纸欢迎航天英雄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