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景明:口述历史写作心得( 二 )


|熊景明:口述历史写作心得
本文图片

熊景明(右)与母亲
进入写作 ,首先你发现 , 原来你并不了解你的亲人故友 。 记录他人的生平 , 难免会“换位思考” , 从该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 宽容 , 谅解都出自理解 。 进入别人内心世界 , 理解随之而来 。 心怀感激的人 , 心理较为平衡 。 写亲人 , 写朋友 , 写回忆 , 就像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说 , 是记录情与义 。 即便在险恶、污浊的的环境中 , 同样有被人性的光华照亮的时刻 , 有令人难忘的情与义 。
写什么?怎么写?
“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唯一的原则 。 写亲人故友 , 难免会有偏见;此外 , 人的记忆好似筛子 , 留下的远远不完整 。 文化上 , 对于逝者 , 我们习惯隐恶扬善 。 为刚去世的人编一本纪念册 , 留下大家对他美好的印象 , 其目的和写记忆文字是不一样的 。 做口述史最大的挑战在于判断对方的讲述是否基于事实 , 是否夸大其词 。 事先做功课 , 读相关的历史 , 可以帮助你鉴别真假 。 做访谈得多少心中存疑 , 但更要同情地理解对方的讲述为何会偏离事实 。 对受访者记忆的偏差保持警觉 , 同时尽量理解他们 。 这令我们不仅学会采访 , 也学习了做人 。
文字的功夫 , 包括书写与谈吐 , 是从小到老的磨练 。 写作迫使我们留意文字 , 练习表达的能力 。 功夫到家 , 用词准确、生动 , 除了原来的文字基础 , 多看多写的磨练 , 得有点天分 。 对自己别要求太高 , 只需要知道如何避免写得太糟糕 。 两个诀窍:干净 , 朴实 。 鲁迅有一句名言 , 文章写完之后 , 将不必要的字、句、段删去 。 你试试将“是” , “的” , 以及“非常” , “十分” , “但是”去掉 , 文字一下子就清爽了许多 。
|熊景明:口述历史写作心得
本文图片

1946年全家福 , 前排中为熊景明
写作一方面要避免报刊语言和首长报告的文风 。 例如“坚定”本来已经是意味蛮重的词 , 还嫌不够 , 要说成“坚定不移” , “努力”变为“加大力度” 。 文革时期发展成的语言暴力随文革而去 , 但也会不时露出痕迹 , 污染我们的文字 。
朴实的反面是花俏 , 滥用形容词和成语 。 小学 , 初中的语文老师 , 大都欣赏同学作文用四字词组和成语 。 “白云悠悠 , 和风细雨 , 百花吐艳”之类 , 会被老师画个圈 。 文章写好了 , 看看什么地方可能被老师画圈 , 便斟酌一下是否要修改 。 非虚构写作 , 本来就是如实地记录 , 文风须朴素 , 不要浓妆艳抹 。
内容的把握 , 遵循“多摆事实 , 少讲道理” 。 道理其实都在事实之中 , 每个人的故事是独特的 , 道理则可能都一样 。 对有兴趣的议题 , 可以多读相关的研究 , 但下笔书写则集中写个人经历 。 另一面 , 在描述当年事时 , 需要考虑到读者对背景不了解 , 做必要的说明 。 例如提到当年每个月的工资 , 也许要交代一下当时的物价 。 提到今天和未来的年轻人完全不知道的概念 , 得多少解释一下。
不止一次有人问道:写真名真性的回忆 , 涉及个人的错误或恶行如何对待?我自己写的时候 , 赞扬人时直呼其名 , 对负面的事件“埋名隐姓” 。 写他人过失乃至大恶 , 要想到对方没有机会辩解(好像文革时期的大字报) 。 非学者写回忆录 , 或做口述访谈 ,只负责真实地记录 , 不编不撰 。 树碑立传 , 分析批判不是我们的追求 。
有心写回忆文字做口述史的普通人 , 不少都感情丰富 , 自自然然在文字中注入自己的情感 。 整个故事中 , 在情绪上把握分寸是对写作者的挑战 , 否则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打动了自己 , 却不能得到读者的共鸣 。 思考的空间 , 情绪宣泄的空间 , 留个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