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上 , 各大影视公司 , 包括正午、新丽、华策等在内都不能免俗 , 在剧本创作初期 , 可能就会预埋可能引发观众在网上讨论争执的引线;在选角时搭配吸睛的流量明星 , 或能霸占长辈遥控器的中生代演员;在播出时制造各种营销热点吸引人观看 。
曾有编剧透露 , 剧本创作过程中 , 会故意在剧情发展顺畅的时候 , 给主角增加一些“降智”的操作 , 或不合理的剧情走向 , 从而引发观众在社交媒体的讨论甚至“争吵”对错 , 帮助剧方达成数据上的KPI 。
尤其在《欢乐颂》《我的前半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禧攻略》《都挺好》《三十而已》等剧大爆后 , 戏骨和流量的搭配公式 , 略带现实向的矛盾冲突剧情/人设 , 俊男美女流量+虐恋情深情节……都有望成为影视剧话题和流量制造机 。
虽然靠着这些偷懒的“万金油”模式 , 不少影视剧制作方打造了一定数量的爆款内容 , 但这些所谓“公式”并不是万能的 。 比如同样是阿耐原著改编、狗血十足的《相逢时节》几乎“扑妈不认” , 而同类型的《欢乐颂》却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都是男频IP改编 , 几乎是复制了原班人马的《雪中悍刀行》就没有《庆余年》的口碑和收视 。
在孟静看来 , 每部剧的情况都不一样 。 如果《欢乐颂》和《相逢时节》同期播出 , 可能也会一样被“骂得狗血淋头” , 因为里面角色的所谓三观已经不能为现在的观众所接受 , 会被看作过时和极端 , 所以同样“集狗血大成”的《相逢时节》 , 也是一部过时的作品 , 收视和口碑也就无法保证 。
“包括《小敏家》里黄磊生活化的演绎方式 , 以及《雪中悍刀行》的人设和主演 , 都是对系列和爆款前作的一种复制和模仿 。 对观众来说 , 第一次出现是新鲜 , 重复几次之后就会厌倦 。 只有真的观察体验生活 , 并在作品里对真实生活有一定展现才有可能出精品 , 比如阿耐的《大江大河》 , 就是因为她原来在国企工作过 , 所以作品里包含了她自己对工作的观察 。 ”孟静谈道 。
文章图片
图/《小敏家》官方剧照
来源/豆瓣
但对于影视公司来说 , 题材选择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 , 大家自然更愿意做保险的、容易过审的内容 , “复制”之前爆款作品的套路 , 自然又省事又安全 。 比如《陈情令》火了后 , 各平台紧急推出“耽改101”;2022年初《开端》大火之后 , 无限流、时间循环相关项目立刻多了起来 。
此外 , 影视寒冬也加剧了制作方的保守 。 “一方面 , 疫情等因素影响下 , 愿意开机的剧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 , 平台和投资方为了减少亏损 , 在项目投资上也越发谨慎 , 能获得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少 。 ”贾希骞表示 。
这也导致创新变得更加可贵而奢侈 。 资深剧评人李星文曾痛心疾首 , “年产1.5万集左右 , 99%的时间里是在已有的空间里打转 , 创新度不超过1%……中国式资本的逻辑不支持创新 , 狭隘经验主义的购片逻辑也不支持创新 。 创新是少数大咖在连续成功后保有的特权 , 但一次失败后这个特权就立即失去 。 ”
从剧本、到选角、再到拍摄……复杂的产业链让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品质量充满了“不确定性” 。 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 , 正午、新丽等头部公司还可以靠每年至少2-3部作品的产出 , 搏一搏“当年的高口碑爆款” 。 其他影视公司一年一部甚至更低的产量 , 则更难同时保证作品的口碑和收视 。
- 曲书记|58 集《人世间》剧终,这个”老太太“被评为“演技最佳演员”
- 因为|姬蘅被质疑整容?看到她女儿照片“打脸”众人,简直就是复制粘贴
- 冯渊|“刘能赵四”2人再次合体 , 影片“你好,老叔”爆笑上映
- 双男|《蓬莱间》定档!白宇郑湫泓开启“千年虐恋”,网友:追定了!
- 官宣|“扎导”科幻新片《月球叛军》官宣开拍 杰曼-翰苏角色造型率先曝光
- 原著|《锦衣之下》剧情惨遭吐槽,女主或成最大“败笔”,网友:不要较真!
- 胡媚娘|《新白娘子传奇》为啥会加“新”字?网友:想错了,被骗20多年
- 事业有成|35岁家庭主妇复出,53岁被评“最美人妻”,她才是真正大女主
- 卫视|横冲直撞20岁再度上线,火箭少女“婚纱闺蜜照”曝光,美腻了
- rock|男星镜头下“摸鱼”遭吐槽,我顿悟一个社交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