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 , 排名第一的就是刀 , 刀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 历史上 , 刀带给人类的 , 绝大多数都是流血和杀戮 , 但在中国的甘肃 , 有一个民族 , 却是因为刀而得以繁衍生息 , 发展壮大 。 这就是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保安族 , 主要聚居在积石山 。 积石山最有名的特产是花椒和保安腰刀 , 在当地商店里 , 也以这两种商品最引人注目 。
据《积石山县志》记载 , 保安腰刀是由于聚居于大河家乡甘河滩村、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长打刀技术 , 所产刀具构造精巧、质量上乘 , 工艺独成一体 , 故称为“保安腰刀”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保安腰刀与藏刀 , 蒙古刀齐名 。 保安腰刀造型优美 , 线条明快 , 装潢考究 , 工艺精湛 。 它不仅是生活用具 , 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 。 因此 , 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 , 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中原 , 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 。 1227年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辖现甘肃积石山 , 青海循化、同仁、贵德等地) 。 为了巩固这些新统一的地区 , 蒙元军队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参加的“探马赤军” , 派到现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防 。 他们亦兵亦工 , 仍然从事工匠营生 。 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当地的蒙、回、土、藏、撒拉等各部族相邻而居 , 互通共融 , 到明代时形成了保安族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 , 各具特色 , 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 。 刀面上 , 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 , 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 。 其中 , 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 。 这种腰刀造型优美 , 线条明快 , 装璜考究 , 工艺精湛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传统的保安腰刀制做工艺相当复杂 , 如一把十样锦腰刀工序有40多道 。 在制刀工艺中有二道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技术 。 一是“加钢背铁”(即夹钢工艺) ,二是“沾水”(即淬火工艺) 。 把好了这二道关的刀 , 其刀刃锋利到可以剃头刮胡子;坚韧到砍铸铁不卷刃 。
|保安族锻造的小巧短兵器——保安腰刀
本文图片

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 , 纹饰精细;刀柄由红、黄铜片和铝片、牛角等材料叠合铆成 , 打磨后色泽艳丽 , 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 , 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 , 既增添了刀鞘式样的美观 , 又可以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 每户保安人家都有铁匠 , 每位铁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刀面图案 。 有的图案是某位铁匠的标志代号 , 有的图案蕴含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 或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