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香中国 奋斗人生( 二 )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为己之学” , 意思是为学要“入乎耳 , 箸乎心 , 布乎四体 , 形乎动静” 。 不仅听进去 , 记到心里 , 而且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 。 与之相对的则是“入乎耳 , 出乎口”——仅仅把学问视作谈资 , 去向别人夸耀 。 这后一种做法没有经过“心” , 更谈不上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
“为己之学”意味着 , 读书最终要落实到做人上 。 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 , 而是一体的 。 读书要在“行”上下功夫 , 要将所读之书 , 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 , 身体力行 , 知行合一 。
我们常常引用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知识就是力量 。 ”知识自身并不能成为力量 , 只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 才会产生力量 , 而如何运用是需要智慧的 。 智慧是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 智慧才是力量 。
特别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如果只是简单地学习知识 , 把知识对象化、固定化 , 与自身的为人处世不直接关联 , 那是没有力量可言的 。 只有把从传统文化中领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 完善自我 , 并且由己及人、由近及远 , 让他人、社会有所受用 , 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
书 , 有有字之书 , 也有无字之书 。 有字之书是前人的、他人的 , 我们要去阅读、吸取;同时 , 自己还要去读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 , 在实践中学习、体悟 。 现实生活中充满变化 , 历史的、别人的经验可能管用 , 也可能不管用 , 要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 “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 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中 。 我们每个个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也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王亚平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 , 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 , 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 , 充满未知 。 除了看不够的美景 , 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 。 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 , 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
2013年第一次授课 , 短短40分钟 , 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 。 返回地面后 , 我收到很多信 , 信中饱蘸童真童趣 , 洋溢着求知热情 。 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 , 探索其中的奥秘 。 ”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 , 经过8年不懈努力 , “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 , 登上“讲台” 。 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 , 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 。 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 , 科学设备更先进 。
有的同学听课后 , 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 , 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 , 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 。 ”这种互动 , 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 。 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 , “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 , 是像一支画笔一样 , 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
成为航天员 , 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 。 参加选拔体检期间 , 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 , 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 。 ”之后 , 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 。 入队第一年 , 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 。 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 , 要一点一点来 , 没有捷径可走 。 白天排满课程 , 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 , 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