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道虎沟和北票找到如此罕见的化石绝非偶然 , 两地都是世界级化石库 , 尤其是热河动物群 , 曾出土大量的带毛恐龙和原始鸟类等化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两地的化石埋藏都有火山灰参与,这些火山灰颗粒十分细腻,形成的沉积物能更好地保存生物的细节 。
“阴盛阳衰”的跳蚤“巨人国”
中生代的跳蚤块头惊人,“平均身高”在1.5厘米左右,最大的超过2厘米,最小的也有8毫米,现在的跳蚤不过是平均1-3毫米的“小矮人” , 跟它们相比 , 古老的跳蚤世界绝对是个“巨人之国” 。
而且,雌性的身材更加魁梧,竟然是雄性的“两倍”,那只给“平均身高”拉后腿的“8毫米”跳蚤就是一只公跳蚤 。
在显微镜下可见巨蚤细节:均长1.5厘米左右,没有翅膀,背和腹部扁平 , 触角短有很多节数(16-19节) , 嘴巴里有很长的向后的吸管式口器 , 足很长,上面有很多像梳子一样排列的栉状刚毛,爪也很长、很尖 , 胸部和腹部发育了大量的向后的刚毛 , 可以稳稳地趴在动物身上 。
不过这些巨蚤不如现代的跳蚤灵活,后足不够有力 , 因而不能跳跃 。现代跳蚤能跳过相当于身长350倍的距离 。不过,不管是中生代跳蚤还是现在的跳蚤 , 触角都短而且是收缩的 , 每一节都很紧凑,都有一个很长的口器 , 足非常长,上面有很多栉状刚毛 。
据黄迪颖介绍 , 中生代跳蚤背腹扁平,现在的是侧扁的(更利于在茂盛的毛发中穿行),个子也小了很多,这或许和寄主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 。由于跳蚤应该是起源于有翅昆虫,而到了中生代,一些带毛动物的出现,因此跳蚤的翅膀发生退化并开始寄生在带毛动物的体表 。之后它们发育了各种栉状刚毛和向后的鬃毛,就像一个个“倒刺”,让“寄主”难以摆脱它 。随着进化的继续,为了减少在毛发中运动的阻力,跳蚤变得越来越小 , 体形也变成了侧扁形,渐渐地,足部可以跳跃 。
湖泊边的“巨蚤袭兵队”
据研究,1.65亿年前,道虎沟空气湿热,中间是一个大湖泊,四周森林环绕 。鸟儿在这里栖息,恐龙渐成霸主 , 而哺乳动物也在此生活 。看似平和的动物世界中,却有一只偷袭兵防不胜防,这便是“吸血大军”——巨型跳蚤 。
通过跳蚤的身体细节,专家推测它们的“进攻方式”和“谋生手段” 。黄迪颖说,它们有着刺吸式的口器,与一些中生代吸食植物汁液的“长翅目”非常相似 。而它们的脚上有着很多栉状的刚毛,胸部和腹部发育着大量的向后的鬃毛说明它们的寄主是体表带毛的脊椎动物 。
这些跳蚤有可能寄生在道虎沟动物群的哺乳动物身上,但当时的哺乳动物体型均很小,两厘米高的“偷袭兵”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它们可能隐藏在寄主的巢穴中择机吸吮血液,类似于现代一种蝙蝠的寄生虫的生活方式 。另一种可能就是吸食“巨型动物”,巨型跳蚤的口器又尖又长,可以轻易穿透恐龙的皮肤 。还有一种推测是,它们寄生于不同的动物身上,因为此前俄罗斯发现一例早白垩世外形奇异的昆虫化石“saurophthirus”,这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翼龙体表的寄生虫,所以中生代的翼龙估计也被这群袭兵打劫过 。
“这次发现只是一个开始”
2008年第一块跳蚤化石刚被发现时 , 黄迪颖就将这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他的朋友——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米歇尔·恩格(Michael·Engel),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的团队又纳入了其他三位新成员——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André Nel和黄迪颖的两名研究生,蔡晨阳和吴灏 。
- 形容震撼内心的成语
- 形容生气的时候更加生气的成语
- 形容一切都很齐全的成语
- 形容书籍之多的成语
- 形容雨后景物的成语
- 形容一个人在忙的成语
- 形容人很虚弱声音很小的成语
- 形容草原特别大的成语
- 形容年龄多大都有的成语
- 形容有工作成果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