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和汝窑的区别 汝窑与钧瓷区别

宋代汝窑和钧窑瓷器如何区分?


第一点,从胎体厚度和瓷器重量来区分 。


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要比宋代钧窑瓷器的胎体薄很多 , 差不多大小的瓷器,汝窑瓷器的胎体厚度约略只相当于钧窑瓷器胎体厚度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整件瓷器的手感重量,汝窑只有钧窑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差别巨大,很容易区分开来 。


第二点,从成型工艺和装饰风格来区分 。


从成型工艺的角度来看,汝窑追求工艺极致 , 不但要长宽高厚等的黄金比例分割,而且各种环节和细节都要求丝毫不差、毫厘不爽、无可挑剔;而相比较而言,钧窑的成型工艺就要粗糙随意得多,对各个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有待完善之处 。


从装饰风格的角度来看,汝窑崇尚大道至简,主张返璞归真,追求那种型至简而功甚繁、寓繁于简以简御繁的最高工艺境界;而钧窑则崇尚中庸平和,主张稳重端庄,追求那种朴素自然、表里如一、自然天成 。


第三点,从釉色来区分 。


从釉色来看,汝窑是对釉色的要求和追求都极其苛刻的瓷器品种 , 为了实现釉色的饱满度、浓厚度和醇厚度的极限化,为了达到釉面“玉质感”、“玉石感”的协调、和谐、统一与纯粹,汝窑对“泥的艺术”、“火的艺术”以及“泥与火的综合艺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都进行了丝丝入扣、精细入微、精准无误的调试、调整和调理,最终实现了釉色最纯粹、最纯净、最饱满、最醇厚的青瓷魁首之目标 。


而钧窑则是对釉色的要求最宽泛、最包容、最纵容因而釉色也最丰富、最驳杂、最多样的瓷器品种,钧窑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浑然天成 , 所以,钧窑基本放弃了对“火的艺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人为精准控制,而是让处在阴阳向背各不相同炉窑位置的钧瓷“各安天命”、“本色出演”、“擅自发挥”,从而实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且“钧瓷无对、钧瓷无双”的半天然壮举 。


第四点,从釉质来区分 。


汝窑为了釉色的醇厚完美 , 对釉质进行了精细调整和精准控制 。“乳浊釉”是实现釉色、釉面观感最佳化的关键,汝窑通过一系列的摸索和探索,最终总结出来一整套精准控制“乳浊釉”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浊而不污”、“浊而不脏”、“浊而不混”和“浊而不浑”,实现了“乳浊浑厚”、“乳浊浓艳”、“乳浊厚重”和“乳浊醇厚” 。


钧窑也用“乳浊釉”,但为了釉色的丰富性、多样性、复合性和复杂性,钧窑则彻底放弃了对“乳浊釉”釉料构成成分、比例以及温度氛围的精准控制,所以钧窑的“乳浊釉”跟汝窑的“乳浊釉”几乎没有任何可比性,往往看起来是“浊而且污”、“浊而且脏”、“浊而且混”和“浊而且浑”的,其纯粹性、纯净度不可同日而语 。


第五点,从釉面来区分 。


汝窑瓷器的釉面全部都是纯粹、纯净而统一一致的单一纯色,绝对不容忍、不容许、不容让任何其他色彩的掺杂与驳杂,纯净、纯粹而醇厚,宁静、恬淡而高雅,欺冰赛玉 , 静若处子,缈若天仙,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心生崇敬与憧憬 。


钧窑瓷器的釉面则如“百变神君”和“万花筒”,通体一色者很少,即使是这种通体一色者跟汝窑也相差很远,釉色釉面差距明显 , 胎体形制差距更大,一眼可辨,一掂可分;钧窑一体双色、一体多色者最多 , 基本占了钧窑瓷器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 因而从釉面色彩的“驳杂性”来区分宋代汝窑和钧窑也极其简单、直观、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