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二 )


苏登多夫不禁发问:“因为我们无法完全解译鸟类、猴子或者鲸鱼说的话,所以我们有偏见?”但他同时也回答了这一问题:大多数动物的发声似乎都受限于情绪的控制,而非认知的控制 。人类对话涉及推理别人所知、所渴望和所相信的;动物的交流则并非如此 。“人类的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时此地,”人类语言与动物交流不同 , 它能够调整适应以理解其它人类所想的 。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苏登多夫详尽的讲诉了当涉及设想情景时人类大脑无与伦比的能力 。人类能够回溯过去或者思考未来,通过将一个场景嵌入另一个场景而模拟新的场景 。同时苏登多夫强调了人类在分享心智内容和成功实现这一点方面的独特性 , 这使得第二强大的继承形式的进化能够延续下去:也即文化知识的传承 。
空缺的进化
在论证人类无与伦比的心智时,他还考虑了心智理论——估量其他人脑子里所思所想的能力——以及智力、文化和道德理论 。然而,与语言以及精神时空穿梭能力相同,这些课题需要大量的研究,而非一篇一章能够讲述清楚 。
考虑到深度vs广度的问题,要求增加该书的篇幅并不实际 。但本书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便是神经解剖学,且近期获得的启示的细节或可以帮助解释这个空缺 。例如 , 目前有关Von Economo神经元(VENs)的文献日益增多 。这些神经元位于大脑额岛皮层(fronto-insular)和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这些区域与自我意识有关 。有趣的是,相同的神经元也被发现存在于类人猿、鲸鱼和大象的大脑里 。这导致科学家提出这些结构可能在确定社会关系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
此外,该书单独的一章讲述了600万年前原始人类灭绝 , 例如巨颌Paranthropus boisei,后者大约存活了100多万年 。虽然苏登多夫承认他既不是遗传学家也不是古人类学家,但他熟练的解释了人类独特的特征是何时以及为何进化的 。他提出了非常合理且可行的建议 。例如,考虑到阿舍利时期石器工具的出现,尤其是双边手斧 。他说道:“这些工具被携带至远距离且反复使用,这暗示着它们未来可用性的远见性 。”可能这与创建情景的心智的萌芽有关 , 苏登多夫写道,即使他警惕称这种可能性不能被误认为是证据 。总而言之,这部发人深省的书籍为“了解自我”赋予了新的涵义——更清晰的暗示了人类应该努力思考作为人类更大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