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父亲的乐器

父亲的乐器
□卢喜源
我小的时候 , 家里墙上挂着两件乐器 , 一把京胡 , 另一把是三弦琴 。 这两件乐器的学名 , 我是多年以后才知道的 。 三弦琴外形同吉他接近 。 当年 , 我把三弦琴叫作“点葫芦” , 因为在我眼里 , 它外形同乡下种地用来点籽儿的点葫芦非常相似 。
扬琴|父亲的乐器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件乐器可是颇有来头儿的 , 那是父亲当年在承德双塔山下的红旗化肥厂工作时带回来的乐器 。 父亲从化肥厂调回老家后 , 化肥厂变成了啤酒厂 , 那时候承德有一种“普乐啤酒”就出自那里 , 如今化肥厂和啤酒厂的旧址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 , 已无一点往昔的影子 。
扬琴|父亲的乐器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刚刚记事时 , 那时我家还住在老家的山沟里 , 父亲曾经带回过一件乐器 。 很长时间里 , 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 直到长大以后 , 才知道它叫凤凰琴 。 曾经有部电影叫《凤凰琴》 , 剧情是关于老师的 , 就指的这种乐器 。 它由一个长半米左右、宽有二十厘米左右的方盒子作琴体 , 方盒子上有几根金属弦 , 弦上是一排类似打字机键盘的金属键 , 它发出的声音刚烈而生硬 , 一点也不温柔 。
【扬琴|父亲的乐器】父亲那时三十岁左右 , 正是年轻的时候 , 中午或晚上下班 , 饭还没熟 , 他就坐在炕沿儿边 , 斜倚着土墙 , 抱着三弦琴弹奏起来 。 父亲最爱弹奏的一曲是蒋大为作词谱曲的《骏马奔驰保边疆》 , 那时的蒋大为也是风华正茂 , 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睛 , 很是潇洒倜傥 , 算得上是大众偶像 。 父亲经常弹这首曲子 , 以至于我都没有刻意地学 , 就记住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了 。 父亲还喜欢弹奏的另一首曲子是电影《红牡丹》的插曲《牡丹之歌》 , 这首歌也是蒋大为的名曲 。 这两首歌曲 , 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 除了弹奏之外 , 父亲还买过曲谱 , 至今还记得有一本的封面是李谷一的黑白头像 , 那时李谷一正值风华正茂的好年华 , 可谓是家喻户晓 , 不是现在的这些流量明星可以相比的 。
记得那时 , 小学的同学到家里来玩耍 , 进屋之后常常被这两件乐器所吸引 , 对他们来说 , 是见都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 看到他们那惊讶的面孔 , 我倒是很自豪得意 。 有好奇心强些的同学 , 甚至还要摘下来扒拉两下子 , 虽然不成曲调 , 但是变相满足了好奇心 。 父亲其实是寄希望于我们能传承这些乐器的 , 他也曾手把手地教过我拉京胡 , 但我实在没那个天赋 , 练到后来 , 也就是勉强能分出里外弦 , 拉出个“1、2、3、4、5” , 知道“1和5”是落在空弦上 。 当年我抱着三弦琴 , 二弟抱着京胡 , 我们还像模像样地留过影儿 , 这张黑白照片 , 至今还被父亲保留着 。
和我不同 , 二弟倒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 。 他读中专时借同学的吉他玩 , 居然练得一手好吉他 , 会弹出许多和弦 。 暑假时 , 他背着借来的吉他回家 , 有时就给我弹奏一番 。 弹《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和《笑脸》 , 我感觉要比录音机里播放的好得多 。 他的食指中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 , 那是练习吉他的见证 。 那年我高考 , 二弟在我每次奔赴考场前 , 都要给我弹几首曲子 , 让我放松情绪 。 后来二弟实习的时候 , 实习单位有一架扬琴 , 二弟也是无师自通 , 没事就练习 , 也打击出很动听的曲子 。 二弟参加工作后 , 工资到手首要的一件事 , 就是买了一把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