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有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是什么意思

前几天被日本华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语刷屏,这几天又学到一个新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有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其实这句话是出口转内销 , 来自4000多年前的《诗经》
字面意思: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愿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诗句出自《诗经·秦风》 , 原为一首战歌 。
当春秋时期 , 吴国攻打楚国,楚国不敌 。于是向邻国提出求援,但是周围的晋国和齐国兵力皆只能维持自救,纷纷拒绝了楚国的求助 。
万不得已,楚国向秦国提出求助,并派出一名王牌说客申包胥 。
岂曰有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说他是王牌说客呢?因为如果楚国没有派申包胥出马前往秦国,那楚国恐怕要被灭国了 。灭国与否,就在这个男人一念之间 。而申包胥只用了三招搞定了秦国 , 让秦哀公同意援救奄奄一息的楚国 。
第一 , 血肉之亲 。
申包胥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楚昭王是秦国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孙 。说到底,秦国和楚国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也正因为春秋时期,楚国和秦国守望相助,有着紧密亲缘关系,才得以在众多小国中得以立足 。这也是申包胥选择向秦国求助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申包胥极佳的政治眼光 。
但是单有亲戚关系还不够,不值得秦国集举国之力,冒着被外攻的风险来帮助弱小的楚国 。这时候 , 秦哀公还没被说服 。
第二 , 唇亡齿寒 。
春秋时期 , 吴国异常凶悍,连兵力强盛的楚国也被一举击败 。秦国当时尚未变法,依然被吴国压制 。
秦哀公不知道要不要摊这浑水 。
犹豫之间,咱们的说客申包胥给了第二大招——唇亡齿寒 。
他说,现在吴国势力如此高涨,团灭我们这种小国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憧梢P牧耍坏┏幻穑敲次夤乱徊侥ё突嵘煜蚰忝乔毓耍∪绻衷诔霰?,就等于在自救?。?
岂曰有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如图,秦国和楚国当时接壤,地缘位置十分关键,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楚国全军覆没,吴国旗开得胜,军心一定,秦国的地位岌岌可危 。
如此一来,威逼加上利诱,秦哀公的决心大大动摇 。
第三 , 诚以待人 。
据说这申包胥孤身前往秦国 , 就像当年伍子胥离开楚国一样 , 壮士断腕般 , 毅然决然 。他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前往秦国,走啊走 , 连脚指头都肿起来了,膝盖早就破皮流血了,黑夜异常寒冷,他没有什么暖身的工具,只能用衣服包裹住全身 , 像乞丐一样 , 十分落魄 。
当使用完前两招失败后 , 申包胥使用了最后一招——“真诚”
他站在秦哀公家门口 , 抱着柱子大声嚎哭,七天七夜,滴水未进,怎么赶都赶不走 。路过的人们之间一个乞丐状、衣衫褴褛、蓬头散发的人在秦哀公门口,连忙议论纷纷 。
岂曰有衣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秦哀公也十分无奈,这大过年的多闹心啊 。
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感动,如此忠心真诚的人为国家用尽心机,熬尽最后一滴心血,这已经不算什么技巧了 , 这是实打实的真心实意 。在国家存亡的命运之前,个人命运又何足挂齿呢?
最后,秦哀公被打动了,急忙让申包胥觐见,并且给他念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