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

“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1000年前 , 诗圣杜甫在诗中如此写道 。 千百年来 , 古今中外的写作者似乎都将博览群书、深度阅读奉为圭臬 。
今时今日 , 我们有非常丰富的阅读资源可供选择 。 但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却似乎已经习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 置身于生活的喧嚣中 , 却还能为阅读留出时间和空间的作家们 , 他们的书架上都摆了什么书?阅读之于他们有着怎样的意义?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 成都日报锦观文化传播中心特推出“世界读书日特辑—作家的书架”系列报道 , 去探访作家们的书架 , 请他们与广大读者分享阅读体验 。
|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
本文图片

“诗人小说家”马平:
阅读是充电 , 是补课 , 是“赶考”
马平 , 1962年生于四川省苍溪县 , 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 。 他善于书写乡村题材 , 出版有长篇小说《草房山》《香车》《山谷芬芳》等 , 小说集《热爱月亮》《小麦色的夏天》《双栅子街》《我看日出的地方 我在夜里说话》 , 中篇小说《高腔》 , 散文集《我的语文》以及曲艺《竹宴》《绣蜀》等 。 其中《高腔》曾被改编为话剧 , 入围“中国好书”提名 。
|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
本文图片

在马平最新小说《塞影记》中 , 融入了丰富的川剧元素和地域风情 , 呈现出独属于自己的叙事美学 。 从他书写的田间地头的乡村生活和长街巷尾的人间烟火中 , 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其对乡村观察之深 , 文学素养之高 。 他以饱满的故事和诗性的语言受到评论家称赞 , 还被作家蒋蓝定义为诗人小说家 。 那么这位诗人小说家都读什么书?他的书架又当是怎样的?文学启蒙是什么?人间四月 , 草长莺飞 。 采访人员带着对马平书架的好奇 , 来到他的家中 。
|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
本文图片

在“赶考”中阅读
【|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马平的书房一尘不染 , 简洁大方 。 书房方寸间两面墙都摆满了书 , 最上面是一些大部头著作 , 往下便是他常常放进取出的书籍 。 他笑称自己的书都是随意摆放 , 没有特别分门别类 。 两排书架中间 , 是马平的书桌 , 在他的伏案写作处 , 只放了一台电脑和几本书 , 其中一本就是他最近正在阅读的《千夜之夜》 , 是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巧用《一千零一夜》的人物与情节改造编排而成的小说杰作 。 马平说道:“这段时间我的阅读是一种休憩 , 阅读对我来说是充电 , 也是补课 , 但有时创作过程中 , 阅读可能会成为一场‘赶考’ , 因为我必须要去为了某一个叙事情节去恶补我所短缺的知识 。 ”
|作家的书架|马平:阅读是充电,是补课,是“赶考”
本文图片

煤油灯下的文学启蒙
马平是从何时开始阅读的?他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阅读的开端跟家中木楼上的“秘密”有着紧密联系 。 “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木楼 , 但却没有梯子 。 由于年龄小 , 身高受限 。 不能看到那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马平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身高足以爬上木楼 。 于是 , 他爬上木楼 , 并在此发现一个纸箱子 , 而里面是外地任教的父亲带回来的书籍和刊物 。 “秘密”被打开 , 马平开始夜以继日地“啃读”这些文学书籍 。 马平说道:“木楼 , 成了我文学的矿山、文学的北大荒 。 从此 , 一切有字的读物都会让我垂涎欲滴 。 我当时能够看到的文学书籍非常稀缺 , 但还是变着花样来到我的面前 , 在煤油灯下陪伴着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夜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