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探访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宋代“铁骨”遗风绵延至今( 二 )


在《2019—2020年度安溪青阳冶铁遗址的发掘和初步研究》中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表示 ,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中国首个科学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炼遗址 , 碳14年代测定和陶瓷类型学研究表明 , 其生产集中于宋元时期 。 当时这里生产的铁产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 。
据考古发现 , 安溪冶铁具有完整的生产链条 。 安溪冶铁制品可分做熟铁(块炼铁)和生铁、自然钢 , 大部分“兴贩入海”“远贩藩国” , 通过泉州港源源不断销往海外 。
正如沈睿文所说 ,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泉州世界文化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 它的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冶铁史和贸易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
申遗成功后 ,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受到更多关注 。 在发掘现场 , 600多平方米的保护棚依山势而建 , 将考古发现的炉子、地层以及重要的建筑遗存保护起来 。 易曙峰介绍 , “为了和本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相吻合 , 保护棚采用仿古的‘人字形’坡状屋檐 , 每片屋檐上加装了水槽和引流水管 , 防止雨水对遗址的破坏 。 ”
此外 , 安溪还配置了管理团队 ,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 加强日常管理维护 , 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对展示馆及文物库房实行全年无休24小时监控监管 。
青阳|探访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宋代“铁骨”遗风绵延至今
本文图片

安溪藤铁家居现代工艺品远销海外 。孙虹 摄
薪尽火传 藤铁工艺扬四海
宋元之后 , 随着海洋贸易活动的减少 , 泉州地区的冶铁手工业逐渐衰落 , 以下草埔冶铁遗址为代表的青阳铁场退出历史舞台 。 但与铁有关的技艺并未中断 , 而是在代代传承中延续了下来 。
在青洋村 , 仍不乏十里八乡有名的打铁匠 , 成为这一传统产业的活态见证 。 青洋村所在的安溪县 , 手工艺人传承创新竹藤编技艺 , 使其在这片炉火兴旺、铁水流淌的热土上与铁再续前缘 , 将寻常的材料变身一件件精美的藤铁家居工艺品 , 销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19年8月 , 安溪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的称号 。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 借助藤铁工艺这一独特的产业优势 , 原本外出务工的青年纷纷返乡创业 , 助力产业发展 。
在尚卿乡福林村 , 几乎家家户户都开有淘宝店 。 一边是有序加工的藤铁工艺作坊 ,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网络销售 , 几乎成了村民们的日常 。
“2021年底 , 环村公路开始设计动工 , 预计两年后建成投用 。 ”安溪合兴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福林村党支部书记吴江南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 , 福林村藤铁工艺年产值约2亿元(人民币 , 下同) , 环村公路投用后 , 将促进福林村电商产业二次腾飞 。
截至目前 , 安溪现有家居工艺企业22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 。 2021年 , 安溪藤铁家居工艺品实现产值230亿元 。
【青阳|探访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宋代“铁骨”遗风绵延至今】如今 , 走进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 冶铁的炉火虽已熄灭 , 民众仍可一探古时先人的冶铁智慧 。 更重要的是 , 千年冶铁技术传承不息 , 已将宋代“铁骨”遗风绵延至今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