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主要原因

古语有“一战定江山”,陈与朱,谁主沉浮 , 就要看这场出乎意料的决战——鄱阳湖水战 , 本文只注重探讨这次战役 。
此次战役前 , 陈友谅尽出精兵猛将,声势浩大,围困洪都85天,势要拔下洪都 , 陈友谅认为朱元璋会放弃洪都,在鄱阳湖湖口没留下守军,后无退路;不曾想朱元璋毅然放弃攻打庐州,来回援洪都 , 并且从长江水路回师,直奔鄱阳湖 , 寻找陈友谅决战 。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主要原因

文章插图



双方形势对比:陈友谅兵六十万 , 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 采用的战术“正面刚” 。朱元璋兵力,二十万余,且多小艇,少有大船 , 采用战术“分军十一队御之”,火器、弓弩以次而列,并且在陈友谅的归路泾江口及南湖嘴,留有伏兵 。兵法讲究“正合奇胜”,陈友谅铁索连舟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 陈军战船高大,稳性好,载兵多,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朱军,但其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差,加之又联舟布阵 , 这就更加“不利进退”了 。朱军船小 , 机动性好,可以灵活地打击陈军,但有仰攻困难,不耐冲击 , 难于正面突防等弱点 。朱元璋采取扬长避短 , 以长击短的战法,先是以分队多路进攻,充分发挥火器作用,连续突击陈军,后又火攻破敌 。在康郎山水域一战,毁陈军大舰数十艘 , 首战告捷;湖口一战又毁陈军大舰数百艘,使陈军大部就歼 。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主要原因

文章插图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精采的战斗过程如下:
首日,双方作总体部署,没有正式进行交战 。
次日一早 , 朱元璋即命徐达、常遇春、廖永忠、俞通海等率军发起了进攻 ,  徐达身先士卒 , 率部奋勇向前,最后击败敌前军 , 杀一千五百人,并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因此大振 。俞通海又乘风发火炮焚烧了敌船二十余艘,敌军因此被杀及被淹死的人甚多 。徐达的先头部队冲锋在前,大火也烧到了徐达的船上,敌人乘机来攻,徐达一边救火一边继续指挥作战 , 朱元璋见状,急忙派人前往援助徐达 。由于徐达的力战,最终敌人退却了 。陈部第一猛将张定边发现了朱元璋的座船 , “擒贼先擒王” , 于是张定边便挥军重点袭击朱元璋的座船,在双方缠斗的过程中,朱元璋的座船竟不幸搁浅了,于是船上的将士只得打起了肉搏战 , 使得张定边等人一时无法靠近,危急时刻,常遇春一箭射中了张定边,张部才不得不退却 。接着,俞通海也率部来援 , 他坐的船身所激起的大浪一下子涌到了朱元璋的座船那里,这才让座船重新启动了起来,迅速驶离了险境 。朱部廖永忠以飞快的小船追赶准备逃走的张定边,结果当张定边等突围而去时 , 不仅士卒多有死伤,连张定边本人也已身中上百只箭,好在铠甲护身 。过了一会儿 , 常遇春的船也搁浅了 , 朱元璋连忙派兵来救 。这时正好有一只被敌人击败的船撞上了常遇春的船,此船也才得以重新启动 。是夜,朱元璋派徐达返回应天主持大局,稳固后方 。
第三天早晨,朱元璋亲自布阵,再次对陈部发起了猛攻,陈部先头部队有点抵挡不住 , 被杀死、溺死者不计其数 。之前在龙湾之战中投降朱家军的猛将张志雄,却因为桅杆折断造成船体行动困难,以至于敌人发觉后予以拼命围攻 , 走投无路的张志雄只得自刎而死 。朱家军玩命的冲锋,却始终没能冲乱对方的阵形,而己方悍将丁普郎、余昶、陈弼、徐公辅等却相继战死,尤其是丁普郎 , 身中十余刀,头都被敌人砍掉了,可是手上仍然拿着兵器,立于船头而不倒 。这时,右军退却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朱元璋下令斩杀了十余位队长 , 可仍然无济于事,形势相当危急 。按照《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这时 , 朱元璋的小舅子、麾下将领郭兴上前进言道:“非将士不用命,实敌舰巨大,非火攻不可解去也!”但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做 , 恐怕他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风! 双方鏖战到午后,命运再一次眷顾了朱元璋,扭转乾坤的天赐良机终于到了——东北风起,从朱部阵营向陈部阵营的方向刮去! 于是,朱元璋急命以七艘船满载荻苇 , 其中装满火药,再扎上草人,草人身上披好甲胄 , 各持兵戟,远看就如同真人一样 。敢死之士驾驶着这些船只去放火,然后再用准备好的小船逃生 。船只顺风而下 , 很快就冲到了陈家军的船阵附近,敢死队员们便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间船就撞到了敌船上面 。火借风势,陈家军的数百艘舰只很快就被点着了,“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 。其中五王陈友仁、陈友贵及其平章陈普略等都被活活烧死,至于士兵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朱家军又趁势冲出,斩首二千余级 。五王陈友仁是陈友谅的谋主、智囊、主心骨 , 他这一死,陈友谅当即气量就短了大半截,由此丧气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