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还是功与名

【寒柏陇卧子/答文】
“事了拂衣去 , 深藏身与名”这两句出自李白《侠客行》中的句子 , 并不完全代表是李白的平生之志;这只是李白热烈赞美并无限仰慕侯嬴、朱亥这两位战国时期魏国的侠士 , 在国家危难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在功成之后又能不居功,不贪恋名禄的豪侠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要从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时间、背景,李白本身豪放侠义的思想性格及《侠客行》中所指人物朱亥、侯嬴帮助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谈起,才能更好的理解李白这两句诗的含意 。

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还是功与名

文章插图
李白《侠客行》的创作背景和故事· 李白生平第一次的漫游
在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左右 , 李白大约二十岁以后的几年中,他先是游历了蜀地不少的名胜古迹;后来出了三峡,漫游了祖国的东南部地区 。怀着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感情,他一路从湖北、湖南出发 , 南游洞庭湖,北登苍梧山;又从汉口顺长江东下,上庐山、下金陵(今江苏南京),直到东南沿海的吴郡和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和浙江绍兴一带) 。这是李白生平第一次漫游的大致游踪 。
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还是功与名

文章插图
· 李白游历过程中的主要社会活动:求仙访道和结交豪雄
在这段时间的漫游中 , 李白广泛的进行社会活动,去同各式各样的人物交游,给自己建立社会声誉,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创造条件 。在这段时间,李白除了四处游历和创作,主要的社会活动内容是求仙访道和结交豪雄 。
⑴ 求仙访道,本来是和游览山水不可分的,李白有诗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说明了这一点 。而在唐代,寻仙访道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活动还含有政治的动机,李白的求仙访道活动也有着同样的动机 。因为此篇内容是要解释及回答李白在《侠客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那主要是和他结交豪雄、侠士相关,对李白求仙访道内容就不展开了 。
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还是功与名

文章插图
⑵ 结交豪雄,也是李白这段时间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结发”,就是二十岁的意思;所谓“豪雄”,指的就是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说的“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 不爱其躯 , 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 盖亦有足多者焉”的游侠人物 。
虽然对于游侠人物及其所谓的侠义行为应当怎样评价,大家见仁见智 。但在唐代,那些能够抗暴扶弱、救助人于危困、不惜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受到社会普遍的尊敬也是事实 。李白与豪侠交往,一方面是敬仰佩服,另一方面同样有借此建立社会声誉的目的,而且行侠仗义、豪放不羁也是李白思想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
唐代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说李白“少任侠,不事产业,名动京师”;魏颢《李翰林集序》里也说李白“少任侠”,还说他因仗义救人而亲手杀过人 。(注:“任侠”就是指行侠仗义的行为)
李白后来在扬州写的《留别广陵诸公》一诗中曾回忆自己年轻时期这段时间的生活,说:“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指豪侠)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指宝剑) 。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 从他的自述中,我们还真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诗人,风度翩翩身骑骏马、腰横宝剑,气质昂然出入于通都大邑、闹市城郭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