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频|黄蜀芹的《孽债》,为何难以复制?

严晓频|黄蜀芹的《孽债》,为何难以复制?
文章图片

4月22日 , 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黄蜀芹导演逝世 。
某种程度上来说 , 黄蜀芹、陆小雅等具有时代意义的女导演 , 就是我的影视作品及文化的启蒙之一 , 对我以及我们这一代观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是有一定的塑造的 。
所以今天的【剧说很有趣】 , 我和想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国产剧TOP前三之一 , 由黄蜀芹担任总导演的《孽债》 , 以及这部经典无法被超越的原因 。
【节目正片】
↓↓↓
以下为文字版 , 有删减↓
《孽债》这个故事带给我的震撼 , 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对于婚姻、家庭的思考 , 以及一些潜藏在内心的不安感 , 还有导演和创作者们留下的他们对于时代的观察 , 以及那种开放的创作环境所来带来的 , 创作者们对社会现象、城乡差异、人性深度以及阶层等命题的思考及挖掘......
《孽债》当年有多红?
《孽债》是由黄蜀芹担任总导演 , 原著小说作者叶辛担任编剧 , 梁山、夏晓昀任导演 , 赵有亮、严晓频、吴冕、金鑫、王华英、吴竞、李颖、董蓉蓉等以上海籍演员为主要演员阵容的现当代题材剧集 ,
故事
从五个刚满或还没满15岁的孩子开始 , 他们是从
云南
西双版纳而来 , 要到上海去寻找亲生父母的知青后代 。
这五个远道而来的孩子展现了青少年初入社会时不同的样态 , 他们被欺负、被打压、被诱惑…在纸醉金迷或窘迫的环境中被加速成长 。 他们背后的五个家庭也分别展现出了文人、政客、投机商人、普通职工、“社会不良分子”等不同的社会形态 , 以及这五个家庭因为阶级的参差 , 财富的多寡所各自经历的人间苦楚 。
在《钱江晚报》刊发过的《作家:
那代人的共同语言是我当过知青》一文中 , 《孽债》原著作者和剧版编剧叶辛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出生于1949年 , 是1969年响应时代号召的“老三届”知青 , 曾在贵州插队 , 看到过和他一样插队到贵州的上海知青所经历的人性选择 。 两位知青妈妈的选择 , 让他萌发了想要写《孽债》的初心 ,
于是就有了1991年在《小说界》分两期首发的《孽债》 , 以及1992年12月初版的《孽债》单行本 。
1994年 , 电视剧《孽债》开始拍摄 , 并在1995年以上海方言(沪语剧)的形式在上海电视台开播 , 创下了42.62%的收视率 。 叶辛在该剧播出后 , 先后收到1600多封专家、读者和观众来信 。 因为上海电视台的播出成绩火爆 , 《孽债》又在多个省级电视台开播 , 并由此引发全国观看热潮 , 成为一代经典 。
严晓频|黄蜀芹的《孽债》,为何难以复制?
文章图片

像拍电影一样拍《孽债》
《孽债》得以成功 , 总导演黄蜀芹功不可没 。 在《当代电影》曾刊发的《谈黄蜀芹导演:对电视剧特性的探索》一文中 , 作者阿真提到 , 黄蜀芹虽然是电影导演 , 也曾把《围城》和《孽债》当成电影来拍摄 , 但是从《孽债》的成功可以看出 , 黄蜀芹是把电视剧也作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 像追求电影艺术一样 , 同样也在执着地追求探索着电视剧艺术的特性 。 作者
认为黄蜀
芹最可贵
的地方就在于 , 拍摄《孽债》时 , 她没有滥用特写、中近景 , 没有有意地避开一些全景镜头 , 而是有不少展现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大”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