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写真写意写神 织就银幕妙境——记已故著名导演黄蜀芹

妙境|写真写意写神 织就银幕妙境——记已故著名导演黄蜀芹
文章图片

1989年3月19日 , 影片《人·鬼·情》在第11届国际妇女电影节上荣获公众大奖 。 图为本届电影节评委、法国著名女导演罗丽丹(左)向黄蜀芹(右)表示祝贺 。 新华社采访人员沈孝泉摄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4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写真写意写神 织就银幕妙境——记已故著名导演黄蜀芹》的报道 。
20世纪80年代 , 讲述中国戏曲女演员传奇人生的电影《人·鬼·情》 , 在欧洲影坛掀起热潮 , 国际影评界认为这是“中国女性电影的觉醒之作” 。 这比后来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大约早了5年 。 80年代同期 , 日本摄制的、同样聚焦女演员崎岖奋斗的电影《W的悲剧》也曾引起热议 , 而一些欧洲影人仍很难相信 , 这部题材相似的《人·鬼·情》竟出自一位中国女导演之手 。
那时中国电影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 。 《人·鬼·情》的导演兼联合编剧 , 是被人们称为“第四代导演”之一的黄蜀芹 , 她当时已是“奔五”的年纪 。
2022年4月 , 黄蜀芹在上海病逝 , 享年83岁 。 终其一生 , 她不是“著作等身”的那种“拍片大户” , 但除了《人·鬼·情》 , 她还在《啊 , 摇篮!》《天云山传奇》中担任副导演 , 还独立执导了《当代人》《青春万岁》《童年的朋友》《超国界行动》《画魂》等影片 , 屡获国内外殊荣 。 除电影外 , 她也擅长执导电视剧 , 最著名的作品有改编自钱钟书同名小说的《围城》 , 以及家喻户晓的《孽债》等 。
回望近120年的中国电影史 , 无法绕过黄蜀芹和她的作品《人·鬼·情》 。 这不仅是一部探讨女性与戏曲舞台关系的电影 , 更是一部讲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女性生活史和心灵史的电影 , 甚至一度成为同类题材在电视台回放率最高的影片之一 。
黄蜀芹的名字 , 就这样被铭记 。
妙境|写真写意写神 织就银幕妙境——记已故著名导演黄蜀芹
文章图片

图为出身艺术世家的黄蜀芹在和父亲、著名戏剧导演黄佐临一起探讨表演艺术(资料图 , 1988年5月31日发)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溥涛摄
“黄导没架子”
1939年9月9日 , 一个壮实的女婴在上海诞生 。 她是著名戏剧艺术家黄佐临(原名黄作霖)的长女 , 因这个女娃儿孕育于抗日战争大后方的四川 , 遂以“蜀”字入名 , 叫“蜀芹” 。
襁褓中的黄蜀芹和疼爱她的父辈当时都不曾预料 , 全家人在抗战烽火中的上海 , 见证并参与创造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特殊的繁荣阶段 。 这个出生于戏剧之家、日后成为中国著名导演的女孩 , 虽出生在战乱年代 , 却幸运地伴随着长辈的“戏剧强国梦” , 慢慢成长 。
1941年 , 黄蜀芹的妹妹黄海芹出生后 , 父亲黄佐临携全家迁入上海西区一幢有草坪的两层花园洋房 。 幼年黄蜀芹发现 , 家里进进出出的大都是与父母一起创作、演戏的叔叔阿姨 。 在她的记忆中 , 这些热爱艺术的人凑在一起 , 要么热衷讨论 , 要么就是在草地上、阳台上排练 , 哭哭笑笑的 。
到20世纪80年代 , 黄蜀芹自己执导创作时 , 她始终坚持提前“走戏”和现场排练——这既是她的艺术坚持 , 也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 。 虽然对戏严格 , 但所有人都说“黄导没架子” 。
早在1947年 , 年仅8岁的黄蜀芹曾加入桑弧导演的《不了情》片组 , 得到一个出镜机会 。 她回忆这是自己“第一次触‘电’” , 但当时已能明显意识到 , 自己在镜头前的表演天赋不够 。 多年以后 , 当她迷恋上电影 , 并自己担任导演时 , 她依然会谦虚谨慎地对待电影生产的每个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