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地震 广西有过地震吗

活动性断裂这里所说的活动性断裂是指那些在新生代以来形成或在新生代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地震的发生与活动性断裂的规模、活动 特征及强度、最新活动时间、展布方向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的关系等联系密切 。

  1. 分布

广西活动性断裂有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等6组 , 其中以北东向和北西向2组为主,它 们构成广西活动性断裂的“x”型格架 。
北东向活动性断裂
北东向活动性断裂主要分布在桂林一南宁一线以东地区,其中规模大者有合浦一北流断裂带、防城一灵山断裂带和桂林一南宁断裂带 。
该组断裂走向为北东40°—50°,呈舒缓波状延伸,长300公里以上 。在地质历史上具多期活动性,是继承性活动断裂 。前新生代或更早期 , 断裂表现为左旋剪切一挤压性质 , 之后其力学性质有明显转变,表现为右旋剪切一引张性质 。从卫星影象反映 出来的河流错位的距离来看,有的断裂在第四纪以来可能右旋平移了800-1000米,中一新生代,沿断裂带产生剧烈的垂直差异 运动 , 形成串珠状的中一新生代断陷盆地 。第四纪以来仍有垂直差异运动 , 形成断陷盆地和谷地 , 其两侧或一侧地貌反差强烈; 有的地段断裂两侧同级河流阶地高差约3.5米 。断裂的开启性较好 , 在桂东南和桂东北,沿断裂带有较多的温泉出露 。
北西向活动性断裂
北西向活动性断裂主要分布在河池一宾阳一玉林一线以西地区,其它地区亦有分布 。主要有巴马一博白 断裂带、百色一合浦断裂带、靖西一崇左断裂带和那坡断裂带 。
广西及邻区北西向断裂带间距情况
断裂带间距
巴马—博白断裂带与百色—合浦断裂带70-80公里
百色—合浦断裂带与靖西—崇左断裂带70-80公里
靖西—崇左断裂带与那坡断裂带65-75公里
那坡断裂带与文山断裂带80-100公里
文山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70-90公里
断裂走向以北西310°—320°为主 , 长250公里以上 。断裂线平直 。在卫星影象上反映十分清晰 。在水平方向上 , 各断裂带 之间具有等间距性 , 相邻两断裂带的间距为70-80公里左右 。在地质历史上 , 断裂具多期活动 , 是继承性活动断裂 。断裂在桂西 地区出露明显,延伸长,连续性好,规模大;在桂东南地区出露虽也明显,但延伸短,断续出现,规模小 。在印支期,断裂表现 出右旋剪切一挤压的力学性质,燕山一喜山期则转变为左旋剪切一挤压的力学性质 。卫星影象判读分析结果,有的北西向断裂在 第四纪以来左旋平移了800—1500米 。据测年资料,桂西地区北西向断裂在中更新世有一次较强烈的活动 。沿断裂带,发育有中 一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 。盆地初始形成时间从东北往西南由早至晚,断裂活动由老至新 。
北北东向活动性断裂
主要分布在宜山以北、桂林以西地区 。由一组走向北东10°—20°,倾向北西的高角度、叠瓦式的逆 冲断层组成 。主要有三江一融安断裂带和龙胜一永福断裂带 。
断裂形成于雪峰期,以后又多次活动,是继承性活动断裂,新生代以来活动也较明显 。断裂出露好,延伸长,在地貌上多表 现为平直狭长的“V”型谷地,具有压性断裂谷地特征 。谷地两侧地貌反差强烈,地形高差500米以上,断层陡崖、三角面发育 。沿断裂有个别第四纪盆地发育 。断裂在新生代以来以垂直运动为主,致使整个桂北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与断裂平行的、海拔高程 1000米以上的断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