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书房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刘我风
通讯员 刘丹
|行走的书房
本文图片

王兆鹏
日前 ,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古籍智能”系列研讨会在腾讯会议上举办 , 并在Bilibili网站上同步直播 , 引起广泛关注 , 王兆鹏教授担任会议座谈人 。
王兆鹏教授是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 , 新著《辛弃疾诗品汇》刚刚由崇文书局出版 。 而湖北读者熟悉他 , 应该是他用大数据分析把崔颢的《黄鹤楼》排到唐诗名篇第一名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采访人员联系采访王兆鹏教授时 , 他却已调到四川大学 。 从湖北大学到武汉大学 , 到中南民大 , 最近又到了四川大学 , 王兆鹏教授的学术历程也是一次文化壮游 。
近日 , 王兆鹏教授接受了极目新闻专访 。
人物介绍
王兆鹏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科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任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现为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吉代文学学会会长 , 《宋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 。 主要研究唐宋文学和数字人文 ,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 。 已出版《全唐五代词》《唐宋词史论》《词学史料学》等专著十余部 , 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
|行走的书房
本文图片

美的东西无法用数据来衡量 , 这种观念比较狭隘和封闭
采访人员:这些年 , 您在不停地行走 , 您的书房也在不停行走 。 请问在您的行走中 , 哪些书是您必须带在书房里的 , 或者说 , 哪些书是您的镇宅之宝?
王兆鹏:原典性、史料性的书籍一直随身带 。 原典性的书籍 , 比如苏轼词集、辛弃疾词集等;史料性的书籍 , 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 这些都是随时要用的书 。 人走到哪 , 书就跟到哪 。
采访人员:您把大数据分析应用到唐诗宋词乃至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 , 让这些典籍也可以随着当代读者随时行走 。 请问您最早把大数据应用到文科研究是什么时候?学界对这件事怎么评价?
王兆鹏:我从1992年开始 , 就把大数据应用于唐宋诗词研究了 , 至今已有30年 。 学界支持者多 , 也有不认可、不了解的 。 不认可 , 是因为他们坚持认为 , 文学是审美的 , 美的东西无法用数据来衡量 。 其实 , 这种观念比较狭隘和封闭 。 请问:艺术体操、花样滑冰 , 是竞技的也是审美的 , 比赛时不是用分数来衡量高下吗?书法绘画 , 是纯艺术的审美 , 拍卖行里不是用价格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吗?文学作品 , 是审美的 , 也含竞技性 , 为什么不能用数据来衡量?只是我们现在还缺乏一套标准化的文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 又缺乏规范性的操作 。 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和规范性的操作 , 是可以量化评定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的 。
崔颢的《黄鹤楼》排到唐诗第一名 , 是大数据排列的结果
采访人员:总有人说文无第一 , 武无第二 , 又有人说《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 。 您把崔颢的《黄鹤楼》排到唐诗第一 , 肯定听到过不少不同意见吧 , 您怎么说服他们呢?
王兆鹏:先要澄清一下 。 2011年我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里 , 确实是把崔颢的《黄鹤楼》排到唐诗名篇的第一名 , 但这不是我个人的主观排列 , 而是客观的大数据排列的结果 。 最初得到这个结果 , 我也很意外、很惊讶 。 为什么唐诗第一名是崔颢这首诗 , 而不是李白、杜甫的诗?对我来说 , 定量分析唐诗的经典名篇 , 目的是追问为什么这些是经典名篇 , 经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 , 还有哪些外在的传播因素在起作用?哪首诗第一、哪首诗第二 , 并不是最重要的 , 重要的是探讨它能得第一名、第二名的深层原因 , 从而寻找出经典名篇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