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梁祝》:建国后首部彩色电影,它的拍摄都经历了哪些曲折过程?( 四 )



药水的问题 , 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调试下 , 很快就解决了 。 那么亮度的问题该怎么办呢?阿克炭精灯继续从苏联购买的话 , 其中又存在很多问题 , 这可怎么办?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 , 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自出面帮他们解决了灯光问题 。 此时正在抗美援朝 , 为了避免外国飞机进入上海 , 上海市依然安装着大量的军用射灯 。 在陈毅市长的帮助下 , 军队的射灯被搬进了摄影棚 。
白天的时候 , 剧组就用这些射灯加上原有的灯光进行拍摄 。 晚上的时候 , 战士们再把射灯搬回基地 , 进行夜间防空照明 。
好家伙!连军用射灯都搬来了 , 要是再完不成彩色电影的拍摄实在是愧对祖国 。 随着各种技术问题被解决 , 电影拍摄也慢慢步入正轨 。
但是对于所有的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来说 , 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
本次彩色电影的拍摄 ,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将是一段地狱般的旅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此时已是盛夏 , 室外温度已经接近40度 , 而室内又是阿克炭精灯又是军用射灯 , 那温度就跟烤炉一样 。 演员们换好衣服 , 不用几分钟就会汗流浃背 , 而且一些人甚至对于强烈的军用射灯产生了应激性反应 , 很多演员的眼睛都明显肿了起来 。 有些人也因为温度过高 , 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 。
但即便如此 , 演员们依然坚持每天10个小时的拍摄!
剧照
袁雪芬|《梁祝》:建国后首部彩色电影,它的拍摄都经历了哪些曲折过程?
文章图片

这个过程有多么煎熬 , 多么痛苦 , 我们很难用文字来表述 。 但是没有人放弃 , 大家就这样坚持到了电影杀青 。
1953年年底 , 桑狐导演把所有人喊到一起 , 大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 历时11个月的拍摄 , 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杀青 。
当这部电影被周总理带到国际舞台上时 , 立刻大放异彩 。 就连电影大师卓别林看后也是热泪盈眶 , 钦佩不已 。
时至今日 , 这部电影问世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了 。 当年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老一辈电影人 , 有些也已经离开了人世 , 但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不应该被人所遗忘 。 尤其是现在的一些相关行业从业者 , 更应该好好地学习 , 将先辈们的精神继承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