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明日之后》试着跳出乔治罗梅罗的老框架

我多少也算是个丧尸片爱好者 , 聊起这个能说的可就多了 。
从哪儿说起呢?先说说作品吧 。 《活死人黎明》 , 伟大的乔治·罗梅罗的作品 , 从1968年开始 , 他先后整了3部僵尸电影——那会儿还没什么人争论“丧尸”和“僵尸”的差别 , 片名也管这个叫“活死人”——几乎以一己之力定义了丧尸片 , 这是其中的第二部 , 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 。 乔治·罗梅罗往后 , 这个题材的作品就太多了 , 就像在广场上撒了一把玉米飞来的大群鸽子 。 我尤其对《僵尸世界大战》印象深刻 , 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 , 值得一看再看 , 后来它还改编出了游戏 。
玩法|《明日之后》试着跳出乔治罗梅罗的老框架
文章图片

《僵尸世界大战》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后 , 很快被改编成了游戏 , 还不止一部
要说最近看的 , 那当然是今年上映 , 由扎克·施耐德执导的《活死人军团》 。 这个多少让人有点失望 , 刺激是够刺激的 , 但大多数刺激场景都不大经得起推敲 , 有些剧情就像是南极科考队忽然发现了一大片沙漠 , 你也不知道为什么 。 看完全片 ,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开头那段赌城沦丧的场景 , 这一片段下音乐、舞蹈与叙事的结合美轮美奂 。
丧尸片总是很吸引人 , 让你看了就停不下来 , 即便是差不多算烂片的《活死人军团》都是这样 。 乔治·罗梅罗奠定的基本框架实在是太好了 , 片中的人大多也是和萤幕外的人一样 , 都是普通人 。 但这种电影要的就是把普通人扔到前所未有的惨状中 , 这就让人看了就停不下来 , 哪怕你早就看过了类似的剧情 。
是的 , 丧尸片的基础其实是共情 , 虽然“丧尸片”这个名字似乎是在强调丧尸 , 但观众爱看的还是面对丧尸的人 。 这跟怪兽电影很不一样 , 好多个朋友都跟我说 , 他们看“哥斯拉”的时候恨不得先把所有人类都干掉 。 “片子很不错 , 如果没有人类就更精彩了 。 ”他们总这么说 , 就是想看怪物打架 。
而在丧尸片中 , 人们在意的其实是面对丧尸的人 , 想看看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所有的丧尸电影中都有选择 , 人的“选择”对丧尸电影来说 , 就像汽车对公路电影那样重要 。 还是拿《活死人黎明》举例 , 片中几个主角跑到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来抵御丧尸 , 这就是个好选择 , 除了过得去的地形 , 这里补给也很充足 。 “选择”中也包括判断敌友 , 比如《活死人黎明》里后来出现的那伙劫匪 , 虽然是人类 , 但丧尸片中的人类往往比丧尸还要可怕 。
玩法|《明日之后》试着跳出乔治罗梅罗的老框架
文章图片

《活死人黎明》中的主角们被困在购物中心里 , 人为制造的极端情形加剧了主角之间关系的矛盾
想到聊这些 , 也是因为今天 , 主打在布满丧尸的末日世界中生存的手游《明日之后》推出了年度资料片 。 这次更新特别强调玩家的选择 , 而且 , 这一次的选择称得上是根本性的:玩家可以选择放弃纯粹的人类身份 , 变异成为“半感染者” 。
对一款丧尸游戏来讲 , 这算是巨大变革 。 上面我们聊了许多乔治·罗梅罗奠定的丧尸题材类型特征 , 其核心是“普通人面对丧尸的恐惧” , 在此之前 , 尽管《明日之后》后期也存在玩家追杀丧尸的情况 , 但剧情中的基本设定是人类在一个末世中勉强求生 , 仍然算是在乔治·罗梅罗的框架之中 。
玩法|《明日之后》试着跳出乔治罗梅罗的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