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秋后问斩的原因看起来是很现实的,因为农民在秋冬二季农活不多,便于聚众观看起到示警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深究的话,这其中有很深的文化传统 。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应该说秋后问斩并不是一个定式,因为在我所知的就有不少朝代的问斩时间并不再秋后 。处决犯人固定在秋后应该是在明朝 , 因为明朝的法律有所谓的立决与秋决两种 。并且秋决的时间及其重要,如果有人在秋分之前处决了犯人,根据大明律要被杖八十 。
但这其中的深意远不止于此,举一个例子,比如万历二年九月,刑部秋审 , 但是万历的生母李太后下旨吩咐停刑,这个时候张居正上书,他说:“春生秋杀,天道之常 。”为什么呢?因为春季是万物萌芽的季节,而秋天象征着肃杀与凋零 。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古时讲究秋决应该有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崇拜,这种崇拜在当时士人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象征着对天道的尊敬,而帝王是应该根据天意的指示来办事的 。
在《礼记》中有:“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而熟悉二十四节气的人应该知道——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什么意思呢?要立秋了 。而《礼记》作为指导这些士人的重要典籍,这种“秋后行戮”的思想一定影响了封建王朝的司法 。
《礼节》中的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对天时的运用,它也是对天道的敬重 。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我是一个资深的历史爱好者,热衷于奇奇怪怪的历史故事 。
秋后问斩是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词汇 , 但其实这个词在明清使用的才比较多,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 , 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呢?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件事 。
第一就是秋天人们比较悠闲,收获完了,事不多,这样杀头这样的活动有更多人观看,一是提升阳气,镇住人死时候的怨气 , 二是很多人看就能真切更多的人 , 也算是另类的法律教育活动 。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第二就是秋天有肃杀之气,更适合做杀人这样的事情,惩戒罪犯肃杀一点的氛围也比较好 。
第三点就是为了显示皇帝的顺应天意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 , 人死也显得符合逻辑 。皇帝毕竟都说自己顺应天意,你看秋天杀人不正符合天意么?这是上天的意思,并不是皇帝法律残暴的原因 。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综上 , 也就有了秋后问斩的习俗,到最后,大多数问斩都是秋后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