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诗狂的由来

为了节约时间,我摘录我唐诗研究著作中有关贺知章的部分来回答这个问题 。
按照唐诗传统的划分,盛唐诗歌的舞台第一位亮相的是贺知章 。
其实,贺知章与陈子昂是同一年生人的都是公元659年 。只是同年生,不同命罢了 。
我们知道陈子昂一生命运坎坷,且无有得享天年 , 43周岁(公元702年)时冤死狱中 。而此时与其同岁的贺知章正受皇帝荣恩,任礼部侍郎转任秘书监等职,此后虽然官职不大仕途却平坦顺畅,直到744年终老故乡 , 高寿达85周岁 。此时,陈子昂早已驾鹤西天了42年了 。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诗狂的由来】就因这42年,贺知章就被编入了盛唐时期的诗人行列了 。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 。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中状元后 , 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 , 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 , 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 , 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 , 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 , 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 。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 。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 , 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 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回乡偶书》两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的两首“回乡感悟”几乎是白话口水诗,但是以其朴实无华和清新真挚而获得了较高的历史定位 。
再看其另一首广为流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后人评价其立意新奇,饱含韵味 。实际上,出了新奇的把春风比喻成“剪刀”的新奇之外,贺知章的“咏柳”为“咏柳”而咏柳,都无有太多的韵味 。贺知章之所以赢得了唐诗中的如此地位,是开创了诗歌走出“宫廷”走向民间且走出悲观颓废的先例而已 。
但就说“写柳”,我们可以任举几例:
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这是一首写景寓意诗,前两句写景,极写柳树的美态,诗人所抓的着眼点是柳条,写出了动态、形态和色泽显出它的材质之美 。
李商隐《赠柳》
章台从掩映 , 郢路更参差 。
见说风流极 , 来当婀娜时 。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
——诗人写对柳的赞美 , 对柳的离去的痛惜爱恋,在赞美柳的极盛中,意味着繁华即尽之后的凋零 。全诗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仔细回味,又似乎是写人,对柳的爱恋不舍 , 似有对人的眷恋与思念,因此被人认为是借柳咏人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