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的形成发端于唐末的“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有韩愈和柳宗元 。发展于北宋前期,代表人物有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等人;到北宋中期,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理学家,主要有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等 , 他们掀起了理学的高潮,宣布了理学的正式形成 。
所以并非程朱一系的理论才称为理学,北宋的诸多学说都是理学,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程朱理学占据了主要地位 , 并成为官方学说,到南宋确立了统治地位 。
【程朱理学的观点主张及影响 朱熹程朱理学的影响】称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说的是朱熹是北宋时期所有学说的集大成者,而不是二程和杨时的集大成者 。
(图为朱熹)
文章插图
那么朱熹的理学理论观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盘点 。
第一,理与气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理气论就是是朱熹学说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讨论的是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以二程思想为基础,吸收张载关于气的学说 , 提出了自己的理气论 。
他认为 ,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不过“又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也就是说 , 理和气构成万物,理是决定气的,所谓“理在气先”正是如此 。理是第一性的 , 气是第二性的 。
这是朱熹的理气论的大致观点 。至于其他的诸如太极、阴阳、动静等观点,这里就不提了 。
仅仅是理气论就能写成一本书,他的观点太庞杂 , 许多还充满矛盾 。
(图为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文章插图
第二,心性论 。
在朱熹的理论中,心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天理是无处不在的 , 人应该追求的事通过格物致知,将理放在心中,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
这是朱熹的终极追求 。
而心性论,讨论的就是心与理的关系问题 。朱熹认为“人之所以为学,心与理而已矣” , 并提出了“心与理一”的命题 。
心是“灵明”之心,来源于气;“性即理也”,性来源于理 。所以心和性的关系,就如气与理的关系 。
关于心和理的关系,朱熹提出了心是万理的本源,也是万物的本源 。不过,他和王阳明的心学还是不同 , 没有提出“心者具众理而出万事者也”的命题 。(实际上,心在朱熹学说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有人就将朱熹的学说称为心学 。)
(图为王阳明)
文章插图
第三 , 格物致知学说
格物致知学说,是朱熹学说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它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贯穿于朱熹学说的整个体系 。
格物 , 是“即物而穷其理” 。物是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凡有声色貌象而盈天地之间者 , 皆物也 。”所以格物,就是向外求知,认识世界 。可见,这其中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
致知,朱熹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致知是“自我而言” 。知,就是心中的理,与前面的心性说是相呼应的 。
至于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格物是由外而内,致知是由内而外,最终达到“内外合一” 。
(图为程颐,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说,但没有系统的理论)
- 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 欧几里得对几何学的贡献 欧几里得对几何学的主要贡献
- 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 科学的减肥方法和饮食 如何进行科学的减肥
- 对历史学的认识和看法 谈谈你对历史的看法
- 佛学和学佛的区别 学佛与佛学的区别
- 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理论 达尔文为什么可以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
- 灭蟑螂还在只用蟑螂药吗 简单易学的居家灭蟑小妙招
- 现在分词是什么 现在分词是什么时候学的
- 人体排毒时间表的说法科学吗 人体排毒时间表是科学的这种说法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