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

头七,是一种古代留传下来的丧殡习俗 。
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一般都认为 , 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 , 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 。

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丧殡习俗盛行于儒家文化,孔子讲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种习俗起源应该是在周朝甚至更早,盛行于战国后期,然后随着后来儒家道家佛家的发展在这里面有加入了更多的一些东西 。现在的一些讲究应该跟孔子那个时候的礼仪有许多的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 。而现在却是敬畏鬼神而近之 。
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最初头七的仪式应该是与人出生时有关 。降生七日多恋父精母血,出生三年不免父母之怀 。而一些祭奠仪式上讲究有始有终 。又说人去世后七日还要讲究回阳间看看以免投错胎 。后来随着西晋时期佛家盛行以及道教的一些讲究,让这个仪式添加了更多的一些迷信色彩 。像在家中烧一个梯子一样的祭物和在桌面上洒灰 , 这些都是属于道教仪式 。
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任何的仪式都是传承与发展 。所以现在的东西形式肯定跟以前的形式有些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告诉我们 。不要忘祖 。同时也是让我们思考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感谢关注
我尝试回答一下 。
中国道教认为人有三魂 , 分别叫胎光、爽灵、幽精,代表天地五行,五行即人 。人没有了心跳后,三魂先散,第一天散幽精,第二天散爽灵,第三天散胎光,三魂散?。馊炷诿恳惶於伎赡芑峄够曜?。按照道教说法,人尚未真死,还在望乡台上转悠,如果他放不下父母 , 便会在第四天转来回魂,如果放不下妻子,会在第五天转来回魂,如果放不下子女 , 会在第六天转来回魂,如果自己不想死,第七天回魂 。出了七天,人就算确定无疑死了 。
【下葬头七有什么讲究】关于人死后的埋葬 , 也和头七有关系,人死后如果不到三天,便不需要请先生择日,如果三天之内未埋葬 , 就要请先生择日才可以入土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