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制度,形成于西汉 , 到了清朝此风最盛,成了一个与科举互补的重要制度,作为清政府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 。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了弥补财政困难 , 允许士民向朝廷捐资纳粟,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当时捐纳者,主要获得的是虚职,封典以及贡生、监生等头衔;花钱买官者,不能在关系朝廷礼仪的清流衙门中任职 , 不能再获得可以卖官的权力,不准担任教职,只准授予简缺而不得选责任重大的繁缺 。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东汉末年,朝权基本上握在宦官手中 , 卖官鬻爵,加重赋税,人民不堪重负,贪污成了合法行为 。公一千万,卿五百万,花这么多钱买官的人,一上任就跟红眼儿狼似的使劲往怀里扒拉 , 得先把本捞回来啊 。捐官泛滥的结果,是官员腐败,贿赂公行 , 贪污成风,党锢之祸,官逼民反 。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所谓三年清政府十万雪花银,买一个知县需要四千六百两的银子,但其俸禄只有六十两,只能无心做事 , 选择收受贿赂,来剥削民脂民膏 。但大多数的捐官者,此举只是体现一种荣誉地位的象征,并且基本贯穿了整个清代,没成泛滥之势 。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

文章插图

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他花了一万两的银子捐官 , 秀才便当以天下为己任,后来击败了太平军骁将石达开,曾国藩夸他的才能胜我之十倍 。参考资料:《清史稿》《官场现形记》《风流儒将胡林翼》
当然是一种腐败行为了 。而且 , 只有是政府无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腐败行为 。比如,历史上的东汉皇帝汉灵帝,将朝廷的官职明码标价 。卖得便宜了 , 自己又捶胸顿足的后悔 。什么人那?
【古代捐官能买多大的官】捐官,其实就是买卖官职的遮羞布而已 。买官的人,就如同做生意 。买了官职后 , 自然要尽快的利用买到的权力来为自己服务了 。说的简单点 。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使自己的投资利益最大化 。如此一来,天下会如何?百姓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