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新华社西宁5月5日电(采访人员童昊、央秀达珍、韩方方)土丁江才用双腿紧紧夹住固定着银片的雕刻板 , 他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 手中的锤子不停敲击雕刻刀 ,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 , 吉祥八宝的纹路跃然银面 。
|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本文图片

图为“苏鲁金属打制技艺”的手工艺品 。新华社采访人员 央秀达珍 摄
50岁的土丁江才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苏鲁乡山荣村 , 19岁开始学习“苏鲁金属打制技艺” , 是这项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 。 2021年 , 杂多县“苏鲁金属打制技艺”被列入青海省玉树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30余年的技艺传承生涯 , 土丁江才招收了十余名当地学徒 , 其中大多学徒都是脱贫户子女 , 这些学徒每天收入在200至300元不等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藏族年轻人慢慢发现这门手艺的魅力 , 认为金属打制不只是谋生手段 , 更是藏族群众生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一门艺术 。 传承 , 需要年轻一代 。 ”土丁江才说 。
|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本文图片

土丁江才(右)在教学徒打制饰品 。新华社采访人员 韩方方 摄
“没学金属打制前 , 我一直在放牧 , 家里有7个孩子 , 生活很拮据 。 ”22岁的布色多是玉树州杂多县萨呼腾镇沙青村村民 , 2018年开始和土丁江才学习“苏鲁金属打制技艺” 。
“第一次看师傅打制饰品 , 我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 现在每月收入能有七八千元 , 没想到有天能凭自己的手艺过上幸福生活 。 ”布色多笑着说 ,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手艺传承好 , 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
走进传承基地工坊 , 首饰、腰带、藏刀等各类金属制品整齐排列 , 有些刻有飞禽走兽和吉祥八宝 , 有的镶有红珊瑚和绿松石 。 七八名年轻学徒有节奏地敲打着银板 。
|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本文图片

学徒阿扎在打制饰品 。新华社采访人员 央秀达珍 摄
土丁江才说 , 从起初的图案绘制到最终的花纹成型 , 一勾一画、一锤一敲 , 虽听上去简单 , 却要经历数道繁琐的工序 。 “打制一件金属制品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 这一过程漫长又枯燥 , 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 , 更需要热爱和投入 。 ”他一边仔细检查学徒们打制的半成品 , 一边解释 。
土丁江才介绍 , 与机器生产的“速成”工艺品不同 , 原创手工艺品凝聚了匠人的心血 , 每件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 所以 , 它既有装饰功能也有收藏价值 。 随着牧区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 , 这类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 现在 , 他们的工艺品还结合市场需求 , 升级模具、创新图案、改良产品 , 为更多人提供私人定制 。
如今 , 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 , 这些精美的金属打制品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 , 已经走出青海 , 销往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部分产品还远销尼泊尔等国家 。
|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本文图片

学徒布色多在展示藏刀 。新华社采访人员 央秀达珍 摄
“国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很多政策和物质保障 。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 , 为这项技艺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 把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手工艺品带到更多地方 。 ”土丁江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