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该展览选取的视角是以具有考古背景的专业人士 , 这是否会让不具备专业背景的观众在一开始就无法产生共鸣而入不了戏?具体来说 , 展览中构建的“宋小南”是初出校园的博物馆新人 , 对探索南宋历史颇有兴趣 , 且能拿到单位出具到考古现场的介绍信 , 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 或许 , 正是因为展览选取了“宋小南”这种专业人士的视角 , 尽管此次展览对考古学术语和历史事件已经作了解读 , 但是仍有一些能帮助不具备专业基础的观众推理的关键性信息被策展人忽略了 。 例如 , 兰若寺大墓发现了元代遗物 , 但为何推测其时代应为南宋末期 , 这一推测过程没有很好地论证 。 当一个完整的推理逻辑链发生缺环之后 , 观众在展览中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 无法理解“宋小南”的推理过程 , 故无法入戏 。 加之展览前几单元大面积版面文字的堆砌 , 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畏难心理 , 没有足够耐心去了解展览的前情提要 , 导致进入搜集证据推理环节观众会有不知所措之感 , 浪费了展览的精巧构思 。
同时 , 展览的初始和现场阶段就反复提及该墓葬是南宋墓葬 , 并列举同时期的墓葬和其作对比 , 以说明其等级之高 。 而正常的考古推理多根据遗物和墓葬形制去确定大致的年代 , 而后再在确定的年代范围内找类比的墓葬和文献记载 , 从而确定其等级和墓主人身份 。 事实却是展览先告诉观众兰若寺大墓为南宋墓葬 , 等级很高 , 然后再让观众结合出土遗物自己推测该墓葬是南宋时代 , 同时根据建筑构件、阙楼和须弥座等推断该墓葬级别很高 。 展览的本意是让观众沉浸展览 , 以“宋小南”的视角和罗博士一起揭开兰若寺大墓主人的秘密;但展览一开始便已经“透题” , 观众直接获取答案 , 展览的叙事逻辑就从原本的探索发现(原本是去探索兰若寺大墓的年代、级别和墓主人身份的故事线)转化为求证推导(现在是追寻兰若寺大墓是宋代 , 级别很高 , 墓主人身份可能是谁的原因)过程 。 然而 , 现有求证推导的过程依然缺乏了破解谜题的“挑战感” , 观众只需要跟着展览走就能得到答案 。 加之上文提及的因叙事角度问题产生的关键性推导信息不明 , 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无力感 , 不理解展陈意图 , 无法共情 , 进入不到策展人精心策划的叙事空间中 。
从展览的节奏来说 , 展览的高潮部分应是推理环节 , 但是展览并没有充分利用展陈空间和技术设备来制造、渲染推理的气氛 , 给观众一种展览叙事平淡之感 。 展览预告是“故事悬疑片” , 但因为展览的选取角度、透题以及展览叙事的平淡 , 展览最终还是没有跳出“纪录片”平淡的范畴 。
本文图片
图 |尾厅播放兰若寺大墓的相关纪录片 , 补充展览相关的知识
最后 , 展览细节把控方面也有待加强 。 如导览手册的出发点是好的 , 提供了展览框架和问题 , 可相配套的笔却未提供 。 没有笔 , 线索记录表就很难有效发挥它的作用 。 同时 , 建筑构件是推定墓葬规模和等级的重要实物证据 , 这一部分的叙事是重中之重 , 但是其展陈效果却不尽人意 。
总而言之 , “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是墓葬展览叙事结构的一次大胆尝试 , 为观众提供了进入叙事环境的人物背景 , 使观众在展览中收获参与感和获得感 。 但是其叙事视角、叙事逻辑以及展览细节方面还有较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
作者 | 赵桂玲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
- 梅花五角硬币|最值钱的5角硬币,最高4000多,只恨当年没留你~
- 格律|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 林黛玉|《红楼梦》:专门“针对”林黛玉的丫头,三次出场都没有好事
- |五月的花事
- |古代最难念的诗人名字,看你认识几个
- 高校|历史的职场智慧:从正反历史事例中,看领导为啥会护短
- |海报设计中的“几何学”!
- |武汉的城市文化创意井盖引起联合国关注
- |贾琏私见尤二姐,三次对话露骨而丑陋,尤二姐的回应更令人作呕
- |打造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兼具的学科体系 关键在于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