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为何被称为“黄金桥”?从文物看出当时繁华( 二 )


|唐蕃古道为何被称为“黄金桥”?从文物看出当时繁华
本文图片

【唐代】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
The part of Gansu
甘肃段
唐蕃古道甘肃段由天水至兰州再至临夏 。 大致路线为清水县—秦州治所上邽县(天水)—伏羌县(甘谷县)—陇西县(武山县)—渭州治所襄武县(陇西县)—渭源县—临州治所狄道县(临洮县)—兰州—大夏县大夏川驿(广河县)—河州治所枹罕县(临夏市)—凤林关—漫天岭(小积石山) 。 此段走向大体同丝绸之路在该区域内的路线一样 , 当中所途经的唐陇右诸州是长安西部的重要屏障 。 唐蕃古道的开拓与发展 , 甘肃是主干道和活跃的地区之一 ,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与碰撞 , 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 , 呈现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
唐代 三彩胡人骑驼俑
梵高 72.2、宽 25、驼高 95.5、长 65 厘米 。 甘肃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 甘肃省博物馆藏 。 双峰骆驼 , 昂首前视 , 静立于地 , 作嘶鸣状 , 旁边站着一深目高鼻的胡人 , 双手握拳 , 姿势呈拉缰绳状 , 因时间久远 , 所执缰、挝已失 。 胡商以骆驼为运载工具 , 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 , 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 , 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 , 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 。
|唐蕃古道为何被称为“黄金桥”?从文物看出当时繁华
本文图片

【唐代】 三彩胡人骑驼俑
唐代 鎏金铜胡腾舞俑
通高 13.5 厘米 。 1940 年甘肃山丹县征集 , 甘肃省山丹县博物馆藏 。 这件铜俑是目前国内仅见的“胡腾舞”雕像 , 舞者深目高鼻 , 头戴尖顶帽 , 身穿窄袖长衫 , 裙摆飞扬 。 足蹬弯头软靴 , 右臂上举 , 左脚立于覆莲花圆台上 , 右腿屈伸上提 , 做舞蹈状 。 北朝至隋唐时期 , 来自西域的音乐舞蹈大量传入中原 , 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 。
|唐蕃古道为何被称为“黄金桥”?从文物看出当时繁华
本文图片

【唐代】 鎏金铜胡腾舞俑
The part of Qinghai
青海段
唐蕃古道跨越五省区 , 其中一半以上路线在青海境内 , 是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的必经之路 , 也是传统的唐蕃古道路线 。 由民和经西宁至玉树 , 大致路线为龙支县(古鄯盆地北古城遗址)—鄯州治所湟水县(乐都县)—唐边州最西县鄯城(西宁市)—绥戎城(湟源县北古城遗址)—石堡城(吐蕃铁仞城)—赤岭(日月山)—大非川(共和县)—都兰 — 那录驿 — (兴海县大河坝乡) — 多弥国(役属吐蕃 , 以玉树巴塘草原为中心)—牦牛河(通天河)—列驿(玉树县结隆乡) — 截支桥(玉树县子曲河谷) 。 该段地处要冲 , 自汉代张骞凿通西域以来 , 一直是丝绸之路南线上的重要枢纽 , 相继受西羌、吐谷浑、吐蕃等民族控制 , 历来是中原王朝与控制该地区的民族政权争夺丝路控制权的焦点 。
魏晋十六国时期 金扣蚌壳羽觞
长 13.7、宽 10.4、高 3.5 厘米 。 西宁市南滩砖瓦厂魏晋墓出土 , 青海省博物馆藏 。 羽觞是古代饮酒时用的耳杯 , 盛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 , 为日常生活用具 , 多以木胎作器 , 也有铜质耳杯 , 蚌壳材质的较为罕见 。 青海省地处内陆 , 并不产蚌 , 该羽觞更有可能是从中原地区流传而来 。
|唐蕃古道为何被称为“黄金桥”?从文物看出当时繁华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