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烂肉面 茶馆 烂肉面( 二 )


扯得有点远,话题说回来,像这种诞生于各种小巧灵活的“二荤铺”中的食物,如烂肉面、坛子肉等等,之所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当时的中国,百姓基本上从事的都是低下等工作,有道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这些出苦力的人,是社会服务业的最底层基础劳动者,收入少、付出多,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清汤寡味无法满足能量消耗,而味美价廉又补充体力的带着油性的粗食 , 只不过几个铜板,却最能符合大众口味,可说是性价比很高 。除了题主大人说的烂肉面,还有卤煮火烧、炒肝儿、馄饨等等,都是一样的意思 。
那么 , 究竟哪里有烂肉面这味美食呢?想来既有此一问,应该是确实不好找,也确实没太有了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物质丰富了,这种廉价食物就自觉退出历史舞台 , 另一方面这些食物的食材都是现成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家里都能制作,自然不需要到外面购买,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
如果非要寻找,我想在小宅深巷中细细查访,未必找不到这样一间经营大众食品的“深夜厨房” 。据说,东城干面胡同,里面有一家馆子叫“律姥姥京味面馆” , 或许能满足题主大人的心愿 。
【茶馆里的烂肉面 茶馆 烂肉面】烂肉面就和今天的牛肉面差不多 , 在北京的小面摊,面馆,茶馆才有,价格优惠公道,属于大众食品,而且随着物质的提高,现在也不止有牛肉了,狗肉,猪肉 , 驴肉都有,味道十分不错,不吃狗肉的可以来点驴肉或猪肉,还有各种佐酱料任君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