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烂肉面 茶馆 烂肉面


茶馆里的烂肉面 茶馆 烂肉面

文章插图
老舍《茶馆》里提到的烂肉面,在北京哪里能品尝到?
老舍先生的巨作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无过于《茶馆》,是人艺的保留剧目,经久不衰 。这部戏中主要表现的是中下层民众在动荡社会中的人生百态 。
这里面说到,裕泰茶馆里售卖食物,有一种烂肉面 。茶馆里面不卖茶和饮品,为什么要卖面条呢?这要从底层市民的生活来说 , 当时的北京,主要供应底层群众饭食的,是"二荤铺"、饭摊儿和鱼龙混杂的茶馆里,这里售卖的都是些大众化的食物,不讲究精细,不讲究食材,只要热热乎乎 , 能填饱了肚子就可以,而且这些食物大多价格不贵、制作简单,性价比很高的,能够满足穷苦百姓的需要 。要不说,有需求就有存在的理由 。
烂肉面,就是其中一类大众食品 , 它有点像今天面馆里买的牛肉面,说白了就是单一的快餐 。旧都的烂肉面 , 里面的烂肉,一般是猪肉里面剩下的玩意儿,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那块,弄碎了打成卤子,下得了面之后 , 浇在上面 , 因为猪油的缘故,闻起来特别香,很能够刺激食欲 。
其实,老北京吃面,还是门道的 , 光说卤子就有十几样 , 比较熟悉的有,炸酱面的肉卤、咸汤面的汤卤、花椒油面的花椒卤、芝麻酱面的酱卤、杂和菜的爆锅菜卤,还有排骨、鸡丝、羊肉汤等等 。烂肉面也是其中的一样 。
可真是别小看了这些便宜的食物,老北京的文化注入其中,让这些便宜吃食也产生很多讲究 。比如说,到了面铺子里面,点完了面条之后,跑堂的就问,是要浑卤、懒卤,还是清卤、扣卤 。吃面竟有这许多讲究,不是老北京 , 就这一问,保准漏了怯 。所以,千万不能瞧不起当地的小众食品,有时候,这小众里面可是蕴含着大众的市井韵味 。
说完了烂肉面,再说“二荤铺” 。关于二荤铺,有解释为猪羊肉为二荤,有解释为杂肉和下水合称二荤,也有的说,顾客到店里就餐让店家加工的食品,可以接受来料加工的铺面就叫做“二荤铺” 。
著名学者邓云乡在他的著作《燕京乡土记》中提到,二荤铺“地方一般不太大,一两间门面,灶头在门口,座位却在里面”,店里面售卖的都是家常菜,没有什么固定的菜单,全仗着伙计口头报菜名 。
另有近代的词家夏仁虎在《旧京琐记》中写道,“曰二荤铺者,率为平民果腹之地,其食品不离鸡豚,无烹鲜者,其中佼佼者 , 为煤市街之百景楼,价廉而物美,但客座嘈杂尔 。”他认为二荤铺,就是平民大众就餐的饭馆,食物都一般化,环境比较嘈杂 。
说起来,胶澳时代的青岛,也有一处二荤铺聚集的地方,就在中山路上的劈柴院里 。
譬如张家坛子肉,创始人张兆霖 , 坛子肉的做法,是先煮熟 , 然后在加上各种料味慢炖,长时间熬煮,将肉中肥油去尽后起锅 。肉片入口绵软,久食不腻 , 适口垫饥又长精气神 , 行苦力的人家最爱此物 。
再譬如杨家豆腐脑 , 店铺很小,食客经常排队等候 。一碗加了韭菜酱和黄花菜的豆腐脑,来俩萝卜丝的馅饼,再要个卤蛋或者一片卤肉,足以饱腹 。遇到人多,店里伙计不够应付,取餐就得自力更生,老板站在柜台直接喊号,就顾不得招待远客 。听不清的还得落埋怨 。
最小的是郝家煎饼,据说 , 德国租借胶澳时期就有这家煎饼铺,老板姓郝,在院里支个摊位,单卖煎饼 , 郝老板本小利薄 , 只为养家不求做大 , 称为"郝家店" 。因卖品单一也不出名 , 生意一般 , 却是劈柴院最初经营的小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