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公务员一辈子都是科员 科员是不是就是公务员

如果考上公务员就算是当上领导,那领导也太多、太廉价了!刚入职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 , 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
当然,能否成为领导,主要还得看自己以后的晋升级别,以及所在单位的行政规格 。
第一、如果在乡镇,副股级算是领导 。副股级并非“国家粮票”,只是由于乡镇的副职才算是国家承认的副科级(最低领导职务) , 所以设正股级、副股级成为乡镇中层,以便更好地拉开距离、形成梯次 。
虽然正股级、副股级在本质上仍是科员,但在乡镇,已经普遍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予以任免和管理 。所以,成为副股级干部,意味着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算是不大不小的领导了 。
比如乡镇的水利所、司法所等副所长,都是副股级干部 。
县直单位与乡镇类似 。比如正科级规格的县教育局,内设基础教育股,这里的股长、副股长也算是领导干部 。
第二、如果在市直,副科级算是领导 。普通地级市的市直单位是正处级规格,内设机构是科级规格 。在这里,成为副科级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干部 , 也就是所谓的内设机构副职 , 这也是最低层次的科级领导职务 。
当然,市直单位也分好几类 。比如,副省级城市的市直单位是正局级(对应常见的副厅级),内设机构是正处级;直辖市的市直单位是正局级(对应常见的正厅级) , 内设机构是正处级 。
在这两类单位,成为副处长才算是走上领导岗位 。
至于科级领导职务,在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的市直单位是没有的 。以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为例,普通的公务员从科员起步,通过职级序列晋升,分别是二级科员、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等 。再往上则是四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等 。
单纯的四级调研员,只能算是职级领导 , 享受有关的经济待遇,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处级领导干部 。
第三、如果在省直,副处级算是领导,属于中层干部,是顶梁柱 。省直的情况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
省直单位的规格是正厅级,由于单位层级高,所以比市直、县直拥有更加充裕的领导职数和职级职数 。
在这里,各处室是内部运转的基本单元 。处长是中层正职 , 副处长是中层副职 。处室内部,可能还存在少量的一级或二级调研员、一定量的三级或四级调研员,以及大多数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
想要享受领导干部的有关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成为副处级算是起步 。所以 , 可以看到,很多乡镇的副镇长通过遴选方式进入省直单位后,只能从职级序列晋升 。因为,这里不存在科级领导职务 。
第四、如果在部委,副处级算是领导 , 但不属于中层干部,仍然从事很多事务性工作 。部委分为正部级规格和副部级规格两类 。但无论哪一类,其内设的司局下面还要设置若干处室 。在这里,对于领导干部的定义 , 仍然是副处级起步 。
从这里看,貌似部委与省直是相同的,想要成为领导干部都要至少是副处级 。
实质上,二者还是有差别 。
在部委 , 司局级干部算是单位的中层干部,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平时可以出席单位的有关重大会议或活动 。而,正处级和副处级只是所在司局的中层而已 , 事务性工作相对更多 。
上一点里提到的省直单位副处级干部,则属于单位的中层干部之一,“领导”的意味更重一些 。
最后,想要成为领导,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还要拥有难得的机遇 。一旦成为领导,就要承担有关的责任,担负应尽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