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贾平凹《秦岭记》:秦岭志怪

5月10日 , 作家贾平凹的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贾平凹谈及秦岭时说 , 它是“一条龙脉 , 横亘在那里 , 提携了黄河长江 , 统领着北方南方” , 并认为“几十年过去了 , 我一直在写秦岭 , 写它历史的光荣和苦难 , 写它现实的振兴和忧患 , 写它山水草木和飞禽走兽的形胜” 。
《秦岭记》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是他第19部长篇小说 , 也是他的创作序列中颇具特色的一部 。 不同于之前长篇小说的主线明晰、浩浩荡荡 , 《秦岭记》承续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志人”“志怪”的传统 , 行文貌似实访照录 , 但更趋于志异奇谈 。
全书分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秦岭记” , 分五十七章 , 每一章换一位主人公、新起一个故事 , 写作中隐约可见生存的时变境迁之痕以及山地深处的生命样态及生活况味 。 第二部分是“《秦岭记》外编一” , 是一篇写于1990年《太白山记》;第三部分是“《秦岭记》外编二” , 收录了贾平凹于2000年前后创作的六篇旧作 。
贾平凹|贾平凹《秦岭记》:秦岭志怪
本文图片

《秦岭记》
贾平凹熟悉秦岭 , 在秦岭里 , 贾平凹体会到一只鸟飞进树林子是什么状态 , 一棵草长在沟壑里是什么状况 。 他把那些峰认作是挺拔英伟之气所结 , 把那些潭认作是阴凉润泽之气所聚 , 而那山坡上或洼地里出现的一片一片的树林子 , 最能让他成晌地注视着 。 每棵树都是一个建筑 , 各种枝股的形态那是为了平衡 , 树与树的交错节奏 , 以及它们与周遭环境的呼应 , 使他知道了这个地方的生命气理 , 更使他懂得了时间的表情 。 长时间的凝望恍惚出神时 , 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有了生命、都在呼吸 。
同时 , 《山海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也为贾平凹的写作给出指引 。 《山海经》写先民行经的山水以及对世界的想象 , 是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材料最多的一部古书 , 其中汪洋闳肆 , 包罗万象;《聊斋志异》则是用几百个短篇故事 , 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的基础上 , 以其异彩纷呈的人物故事、不同流俗的美学思想 , 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瑰宝 。 贾平凹早在写作《商州》时 , 已在内心对《山海经》致敬 , 后来的很多作品中 , 也隐约可见《聊斋志异》的故事讲法 。
贾平凹给笔记小说的体裁中填充的是秦岭里的物事、人事、史事 。 书中 , 读者可以看到:可以听懂人话的忠犬;高僧进入便会流出泉水的山洞;人抱着哭 , 叶子就会一起流眼泪的皂角树;可以进入别人梦境的小职员……这些故事带领读者突破局促狭窄、一地鸡毛的现实 , 进入到一个混沌磅礴的境地 。
贾平凹长期生活于秦岭 , 在《秦岭记》中 , 他笔下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是有灵性的 , 它们不仅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生命姿态 , 还不断地以自身的存在状态和时间因缘无言地提醒着每一位进入秦岭的人要尊重传统、敬畏自然 。
在《秦岭记》的后记中 , 贾平凹说:“我笑我自己 , 生在秦岭长在秦岭 , 不过是秦岭沟沟岔岔里的一只蝼蚁 , 不停地去写秦岭 , 即便有多大的想法 , 末了也仅仅把自己写成了秦岭里的一棵小树 。 ”
贾平凹|贾平凹《秦岭记》:秦岭志怪
本文图片

附:《秦岭记》选摘

中国多山 , 昆仑为山祖 , 寄居着天上之神 。 玉皇、王母、太上、祝融、风姨、雷伯以及百兽精怪、万花仙子 , 诸神充满了 , 每到春夏秋冬的初日 , 都要到海里去沐浴 。 时海动七天 。 经过的路为大地之脊 , 那就是秦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