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本文图片

图为良渚博物院馆藏的镂空兽面纹玉牌饰、玉琮式管、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 资料图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 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如何更持久地释放博物馆的力量?我们约请两位一线文博专家从自身实践出发 , 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经验感悟 。
——编者
博物馆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对人的影响 , 是潜移默化的浸润 。 所以 , 不可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对待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
虽然对“博物馆的力量”不太容易做出准确描述 , 但我相信 , 自博物馆出现之后 , 人类社会因之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 , 这种影响涉及科学、艺术、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 。
就良渚博物院而言 , 它已经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个新的文化地标 。 由良渚博物院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再到世界文化遗产地 , 构筑了一处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 由一处普通的江南水乡变成价值深远的世界文化遗产地 , 改变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物理空间 , 由此生发的文明之光 , 将会持续照亮我们的未来之路 。
博物馆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对人的影响 , 是潜移默化的浸润 , 而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 所以 , 不可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对待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 , 更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的标准衡量博物馆的成功与否 。 打个简单的比方 , 一家理想的博物馆应该像一家好的餐馆 , 它的标准是:就餐环境好(博物馆环境好)、食材好(展品好)、料理技术好(策划组织好)、菜品丰富(展览内容好)、色香味俱全(展览形式好) 。 博物馆是给公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餐馆” , 更需要精心加工 。
在我国 , 考古工作开展多的地区 , 博物馆的藏品相对也比较丰富 , 地方历史的叙述也比较完整 。 但也恰恰是因为关注宏大的历史脉络 , 有时也许会忽略其他方面 , 比如博物知识、传统工艺、艺术形式流变等相关内容 , 即便有些展览会涉及这方面内容 , 也是作为辅助和补充 , 缺乏系统深入的展示 。 因此 , 博物馆从展览内容到展陈形式仍存在趋同性较强、丰富性不足的问题 。 一个好的展览 , 应该由好的选题、重要的展品、扎实的学术研究、恰当的展陈形式等几个方面共同促成 ,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术研究 。 目前 , 博物馆的学术力量仍较为薄弱 , 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博物馆和市县一级的博物馆 。 未来 , 要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力量 , 学术研究队伍的建设以及博物馆与学术研究团队的合作是关键 。
良渚博物院在良渚文化的传播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 但如何更好诠释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 , 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应该做 。 一方面 , 我们会以良渚文化为原点 , 向上溯“源” , 把良渚文化各种因素的来源尽最大可能讲清楚;向下梳理良渚文化的“流” , 把良渚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说明白 。 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 也希望能够把同时期其他文明地区的展览引进来 , 做一些深入的比较研究 。 立足良渚 , 又跳出良渚 , 在更为宏阔的时空背景下更准确深刻地把握良渚文化的特征和价值 。 另一方面 , 我们还会继续主动、积极地与考古研究机构密切合作 , 着眼于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 , 用展览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展示最新发现及研究成果 。 在此基础上 , 结合已有藏品做一些专题性研究 , 完成一系列“小而精”的展览 。
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看 , 过去强调以藏品立本 , 强调对物的保护与展示 , 现在强调“以人为本” , 强调公众对展品的可接近性、参与性 , 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正在顺应这样的趋势 。 2008年 , 我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担任教授时 , 与良渚博物院合作创立了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 , 面向青少年进行考古科普工作 。 这个考古夏令营更像是一个流动的课堂 , 带领同学们在博物馆、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穿梭 。 时间虽然短 , 但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考古知识 , 主要是提高了人文素养 , 开阔了眼界 , 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 。 我们还举办了面向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 , 借由他们把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带进中学课堂 。 这样一种实践 , 使博物馆的力量有了更好的延伸 , 今后会继续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