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记》中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所以重阳之日,人们纷纷采摘其枝叶,连果实用布缝成一小香囊 , 或佩戴于臂 , 或插戴于发 。佩茱萸是重阳最有特色的节俗,因此重阳节也称为“茱萸节",登高野宴也称为“茱萸会"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
文章插图
2、唐代文人所写的重阳节登高诗众多,而杜甫的《登高》别具一格 。杜甫创作此诗之时,疾病缠身,生活困顿,全诗通过对凄凉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 , 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瑟的秋风,凋零的枯木 , 凄清的秋景反衬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重阳佳节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因疾病缠身,佳节登高却不能饮酒解愁,国势艰危,仕途坎坷的万般愁绪 , 却也无以排解 。这是杜甫的重阳节,赤子忧国伤时 。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风俗是吃重阳糕,“高”和“糕”谐音,重阳糕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之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有步步登高的吉祥用意 。
3、诗仙李白的重阳诗《九月十日即事》更是与众不同,其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李白这首诗道出了当时九月十日“小重阳”的风俗,而且借菊花喻黎民,重阳节登高本为消灾避祸,两遭重阳的菊花可谓同人民一样苦难深重了 。诗人以菊喻百姓 , 深刻反映了民生之艰难 。这是李白的重阳节,哀民生之多艰 。
文章插图
4、黄巢这位能文能武的农民起义领袖对重阳也别有心情,所作之诗为《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亲密的称菊花为“我花”,赋予它傲骨凌霜的劲节品格;群英璀璨在长安,赋予它能驱使风刀霜剑摧枯拉朽的威力;满城都是菊花的王国,菊花的天下 , 是菊花的扬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成了主宰天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 , 成了主宰天下的英雄形象 。这是黄巢的重阳节 , 英雄傲骨凌霜 。
5、李清照的重阳节又是另一番风味,《醉花阴》这首重九怀人之作,创作于李清照婚后不久,是寄赠远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上阕的时间是从白天到半夜,词人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表现词人孤独凄凉的愁怀 。整天坐在愁城里,连云雾都染上了愁苦的颜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下阕中,词人把酒东篱,何其潇洒 。“暗香盈袖”,文心极细,颖妙之语 。后又借花喻人 , 以“人比黄花瘦”极写相思之苦怀,一位思念丈夫的憔悴妇人形象印入眼帘 。情极深挚,笔姿灵活,清新奇丽 , 短短数笔,旧人将重阳独自饮酒赏菊,佳节愁苦思人的心绪跃然纸上 。这是李清照的重阳节,深闺憔悴思夫 。
- 闽南中秋吃什么
- 想升职怎么和领导说 注意方法事半功倍
- 嘎嘣脆鸡肉味蛋白质是牛肉的五倍 青蛙的别名是田鸡吗
- 男的认定一个人的表现 他会为了你加倍努力
- 如何吸引女生倒追你 用对方法事半功倍
- 二婚女人聊些什么话题 聊对话题事半功倍
- 汤臣倍健番茄红素的作用与功效 番茄红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影响你很多年的一句话 要想成功就必须加倍努力
- 男人说谎怎么对付 软硬兼施才能事半功倍
- 2019年韩国人均GDP 韩国人均gdp是中国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