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 , 汉宣帝和隋文帝的武功上面虽是各有千秋,但对于后世整个华夏疆域的影响上面,还要数汉宣帝更深远 。
品性修为古人云:人无德而不立 。所以一个人的品性修为非常重要 , 汉宣帝刘病已的品德要远远胜过隋文帝 。汉宣帝继位之后,对为一己之私杀害自己爷爷和父亲的汉武帝,并没有以怨报怨,要知道,自己与天下差点失之交臂就是汉武帝的错误造成的,但刘病已却极力推崇汉武帝的功绩,为他建立庙号;另外对权臣霍光的处置,也较为大度,霍光虽是权臣却是善终的,而且霍家后人第一次谋反的时候,被刘病已抓获 , 但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将他们释放了,直至霍家人第二次谋反,刘病已才开始不得已大开杀戒 。通过这件事,反应出了刘病已的仁义风度,虽是最高权力掌控者,却不善杀不易杀,是难得的爱民之君 。
但隋文帝就不一样了,前文已说过,他是豪门大族出身,享受着周武帝的高度信赖 。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 。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 , 要早早地除掉他 。”武帝说:“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将领 。”内史王轨突然对武帝说:“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武帝十分不悦,说:“帝王自有天命在 , 旁人又能奈何!”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 。后来 , 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 , 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 。”从这里可以知晓,杨坚谋朝篡位之心早就有之 。果然在北周武帝死后,新军年幼之机 , 隋文帝篡位自立,并杀死了周武帝全族,他辜负了周武帝的信任 , 对政敌更是心狠手辣,虽然这是政权争夺下常有之事,但行为确实太过凶残 。

文章插图
百姓幸福指数汉宣帝虽开创了中兴之治 , 政治开明,百姓生活也不差,但依然不能与隋文帝时期相比 。
按道理来讲,一般一个国家建立之初 , 百废待兴,百姓的生活是艰苦的才对,可为什么说百姓幸福指数要高呢?这便是建国之初,百信们可以最早享受到国家的改革福利,新政府为了巩固根基,一定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政策、人口政策、税赋等都会非常宽松 。
最有名的当属隋文帝的均田制,就是使百姓五口之家人人都会分得一块土地 , 把贵族、大地主以及国家的田地施行一刀切,非给无地的佃农,这一政策使隋朝的粮食产量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据记载,“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皆充满” 。
为此 , 隋文帝还向刘病已借鉴了一下“常平仓”的经济政策,何为常平仓?就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建立一个特大仓库 , 在粮食数量猛涨时,官府为抑制粮价下跌,会收购农民粮食 , 平稳粮食物价;在粮食产量下降时,会开仓放粮,以低价售出,防止粮价上涨 。这是典型的以国家实力施行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也是建立在国家稳定、民众富足的基础之上 , 试问如果国家常年混乱,国家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的财力平稳物价?
另外,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之先河 , 通过一级一级公平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使出身寒门的士家子弟也有机会翻身做主了,打破了以往举荐制这种以贵族为主的人才选拔制度 。
- 唐朝民族融合 隋朝在三国之后还是之前
- 隋朝之前大一统的王朝是什么朝代 隋朝是大一统王朝吗
- 陈霸先简介陈朝有多少年 南北朝陈霸先简介
-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故事 隋朝文帝杨坚的皇后
- 隋朝太子杨勇生于何时
- 隋朝少数民族 隋朝是鲜卑人建立的朝代吗
- 隋炀帝杨广的墓葬 隋朝长公主之死
- 唐朝初期贞观之治 李世民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
- 北周隋朝唐朝是什么关系 北周和隋朝的关系
- 隋朝杨坚是什么样的一个皇帝 汉隋之间是什么朝代